医疗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仍需戴口罩 专家:没必要了

新加坡地铁。(图:iStock)

专家指出,随着本地和全球的冠病疫情逐渐好转,现在正是时候解除在公共交通和医疗场所里戴口罩的措施。

他们也表示,我国在控制冠病疫情方面已见成效,冠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少于流感。而随着人们已经在公共场合自由交涉,在公共交通和医疗场所里戴口罩的规定已显得“多余”。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接受TODAY访问时表示,搭乘公共交通时必须戴口罩的规定已经变得“没有实际意义,也是多余的”,因为人们现在已经可以在不受安全距离限制的情况下自由交涉。

他指出,因感染冠病而出现严重症状而必须住院的病例都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士。因此无论是否实施防疫限制,这群人都将继续面临感染冠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我认为再等三到六个月(取消冠病措施)不会有助于减少病例。对其他群体的过度限制不会显著减少免疫功能不足人士被感染的数量。”

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说,现在取消口罩规定是合理的,因为医疗系统可以容纳患病人数。

“解除限制并不取决于有多少病例,而是取决于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影响。”

疾病暴发应对系统警戒级别应下调至绿色

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副院长库克(Alex Cook)则认为,我国的疫情稳定向好,足以将疾病暴发应对系统警戒级别(DORSCON)从黄色下调至绿色。

“在现阶段,与其规定我们在搭乘公共交通时戴口罩,人们应该自己负起责任,即使没有出现症状,在感到不舒服时就应该戴上口罩。”

免疫力不足者仍应戴口罩和接种疫苗

但专家强调,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来说,引起冠病的病毒依然不仅仅是另一种流感病毒,国人仍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病毒传播。

梁浩楠说:“我们可以形容冠病为‘类似流感的病毒’,但我们必须注意,冠病病毒和任何其他流感病毒对许多老年人或免疫力不足的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这群人和他们的家人应该继续戴口罩,并定期接种疫苗。”

李显龙总理早前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说,如果我国的冠病疫情保持稳定,就能解除最后的防疫限制,正式进入疫后常态。到目前为止,国人仍需在医疗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时戴上口罩。

更多相关消息,请点击《2019冠状病毒》专题报道。

相关标签
  • mask
  • 口罩
  • 2019冠状病毒
  • COVID-19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