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考虑为某些诈骗罪行引入鞭刑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内政部将考虑为诈骗罪行施予鞭刑 (04/03/2025)

内政部通过加强执法防止受害者落入骗局,并考虑对某些诈骗罪犯施予鞭刑,以反映诈骗罪行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内政部将加强防范和打击诈骗,包括考虑为某些诈骗罪行引入鞭刑。

三巴旺集选区议员维凯(Vikram Nair)和裕廊集选区议员陈有明在国会询问,当前对诈骗犯罪的刑罚是否仍然太轻,陈有明建议对严重诈骗罪行引入鞭刑。内政部政务部长孙雪玲今天(4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内政部开支预算时说,她认同针对协助诈骗的行为必须采取严厉且具威慑力的刑罚。

她指出,判刑咨询团(Sentencing Advisory Panel)近期已建议对协助诈骗的犯罪实施更严厉的监禁刑罚。自判刑咨询团发布量刑指南以来,法院已依据新标准对诈骗罪犯判处监禁,其中一名罪犯被判监禁19个月。

孙雪玲表示,将会考虑陈有明的建议,为某些诈骗罪行引入鞭刑,以反映诈骗犯罪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正在研究更强的身份验证方案

为遏制诈骗,政府今年1月推出《防诈骗保障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Bill),授权警方在发现有人可能被骗但拒绝接受劝阻时,可暂时限制其银行交易。

此外,金融管理局正在与各大银行合作,引入高风险交易冷静期,包括提高交易限额或更改联系方式的请求。

银行作为诈骗防线的最后一道关卡,近年来已推出“Money Lock”功能、“紧急关闭开关”措施(kill switch)及欺诈监控系统等措施,以提醒潜在受害者并拦截诈骗转账。

政府也在加强银行账户的身份验证安全性,本地主要零售银行自2024年7月起已逐步淘汰一次性密码(OTP)短信,改用更安全的数码认证(Digital Token)。

孙雪玲说,政府还在研究更强的身份验证方案,例如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Fast IDentity Online,简称FIDO)认证的硬件;这种硬件需与用户设备近距离配对,才能完成交易认证,以进一步防范恶意软件及钓鱼攻击。

诈骗电话和短信仍是常见诈骗手法,占2024年诈骗案件的近20%。孙雪玲指出,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本地SIM卡的滥用,包括限制一个人可持有的后付费SIM卡数量;从今年1月起,注册后转售SIM卡、无正当理由持有大量未注册SIM卡,以及买卖注册在他人名下的SIM卡等行为都是违法的。

加强打击钱骡活动

三巴旺集选区议员维凯在国会询问,是否可采取更多措施以更好地侦察钱骡活动。

孙雪玲说,警方将加大力度打击钱骡活动;警方将扩大与银行分享已知的钱骡账户信息,以提高银行对欺诈活动的分析能力。

内政部也将与业界合作,对某些可能涉及钱骡的活动实施交易冷静期措施,防范犯罪发生。

孙雪玲强调,将个人SIM卡或银行账户交给陌生人,并对他们如何利用SIM卡和银行账号视而不见的人,属犯罪行为。

“对滥用本地SIM卡诈骗的不法分子,我们采取了严厉的行动,已有660人因充当钱骡和涉及诈骗而被起诉。”

她表示,涉案者可能面对监禁,假装不知情无法让人逃避法律责任。

诈骗犯罪往往涉及跨国资金流动,政府因此将资产追回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2024年10月,警方正式推出“FRONTIER+”联盟,与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及韩国的反诈骗单位携手合作,加强打击跨境诈骗及追回犯罪所得。

相关标签
  • 内政部
  • MHA
  •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 新加坡国会
  • 孙雪玲
  • 内政部政务部长
  • sun xue ling
  • Sentencing Advisory Panel
  • 判刑咨询团
  • FRONTIER+
  • scams
  • 诈骗案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