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女私召车司机一家三口梦想有一天能够购买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家,在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的协助下,一家人终于有机会实现购屋梦想。同时,患有阅读障碍的儿子也在计划下受益,情况获得改善。
“我很期待搬进新家,也希望孩子以后能够跟上其他同龄小朋友的步伐。”
41岁的朱昌燕接受媒体联访时透露,她在2021年与现任的34岁中国籍丈夫赵文彬结婚,育有一名四岁儿子赵兆乐。
她说,一家三口同年搬到一房式的租赁组屋。当时是因为丈夫还未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并且根据建屋局的规定,离婚后的首三年无法申请预购组屋,在2019年曾离过婚的她才会和现任丈夫、孩子选择搬进租赁组屋。
“我是一名私召车司机,丈夫则是一名技术人员,我们的家庭收入加起来约7000元。”
两年前接触社区联系计划
朱昌燕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得知这个计划。
她说,2022年曾碰到上门访问的社区联系计划义工,当时她咨询对方有关帮助丈夫申请永久居民,以及购屋等资讯。
她透露,该计划为他们安排的家庭导师谢桐春在过程中提供多方面的协助,包括教导如何提交文件、申请手续等。
此外,她的儿子去年被诊断出患有阅读障碍,不仅如此儿子的英语程度也不好。
当局在去年推出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后,也为他们提供长期的指导。在家庭导师的引荐下,他们还接触到幼儿培育辅助计划(KidSTART programme)以及“社区联系站之友”(Community Link Befrienders)的义工和导师。
“我和丈夫的英语都不太好,我们在家都以华语沟通,所以我们也没有信心跟儿子说英语。义工们会定时每两个礼拜过来陪伴儿子阅读。”
在陪伴的过程中,两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义工会和她的儿子用英语沟通。她认为,这对对儿子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
她说,儿子的掌握能力比较差,这让她一直很担心,害怕到小学时儿子跟不上进度,但在幼儿培育辅助计划下,儿子就有机会透过不同的活动进行学习和提升学习能力。
“我以前有给他报名其他课程但费用不仅不便宜,也感觉没有帮助。现在参与的计划还有专业的导师进行家访跟进,还会赠送书包、文具和故事书等等,还有一些活动可以参与,提升训练等。”
此外,她也表示,从儿童培育户头的计划所获得的补贴金额,能够帮助她减轻开销和支付儿子的医疗费用等。
丈夫获永久居民身份 顺利购屋
如今,她的丈夫已经在去年11月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她们也将在本月26日到位于义顺的预购组屋挑选单位,在2028年将拿到钥匙。至于届时将如何支付房贷,他们表示目前他们每天固定存一小笔钱,因此对以后支付房贷表示有信心、可以负担。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在2021年推出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旨在协助住在租赁组屋且育有年幼孩子的较低收入家庭自力更生、取得稳定生活和提升社会流动性。作为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ForwardSG)的一部分,当局已将工作重心从提供基本需求的援助,转移到通过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强化家庭的能力,以实现他们的愿望。
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是在去年7月推出,引入家庭导师,让他们对受惠家庭进行长期的指导、激励和陪伴。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在今天(19日)发布的《支援较低收入家庭趋势报告》(Supporting Lower-Income Households Trends Report)中指出,截至去年12月,在当局接触的1万3871户住在租赁组屋的家庭中,共有9153户家庭同意与当局合作,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当局也正逐步推出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前进配套(ComLink+ Progress Package),针对学前教育、就业、偿还债务和买房这四个主要方面,更好地辅助受惠家庭。
作为其中一户受惠家庭,朱昌燕表示很感谢这个计划下的导师和义工们的辅助,她很期待未来能够搬进新家,也希望孩子能够跟上其他同龄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