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胡锦伟】苏富比重返狮城 聚焦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

张荔英绘于40年代的油画《荔枝与桃子》,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202万新元。(图:胡锦伟)

主办方安排了逾十位职员,各自以华、粤、英和印尼语接听不同收藏家的电话,虽说是聚焦东南亚艺术品的拍卖会,慧眼识货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爱好者。

赶着出门,忘了当天有国庆庆典彩排,市区好些街道关闭,上车前也没细看贴在挡风镜上的改道通知,结果巴士绕路行驶,下车后得走一公里路,迟了20分钟才抵达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 

苏富比庆祝入驻亚洲50周年,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举办现当代艺术拍卖会。(图:胡锦伟)

国际拍卖行苏富比(Sotheby’s)庆祝进驻亚洲50周年,陆续在区域各地举办不同类型的拍卖和展览。刚于7月2日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办的现当代艺术拍卖会,呈现60多件区域和国际艺术家作品, 其中包括新加坡先驱画家张荔英、钟泗滨、刘抗以及第二代画家蔡逸溪的画作,恰逢国庆日即将来临,倒也应时应景。

新加坡收藏家新贵辈出

去年8月,苏富比“暂别”新加坡15年后,重返狮城举办现场拍卖会,地点是丽晶酒店(现已改名为新加坡乌节康莱德酒店,Conrad Singapore Orchard),主打东南亚和国际现当代艺术品。这回移师滨海湾金沙举办的拍卖会,同样是延续去年的拍卖主题,反映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艺术市场中心的巨大潜力。

1744年创建于伦敦的苏富比,总部设在纽约,1995年在新加坡开设办事处,1996年起每年在新加坡举办两场东南亚艺术拍卖会,2007年后停止在本地举槌,但仍定期举办展览等活动。当时,中国当代艺术行情暴涨,苏富比理所当然选择香港这个亚洲最早的落脚点为“主场”,毕竟这颗东方之珠是亚洲最蓬勃的艺术枢纽,并且有广大的中国市场为腹地。2012年,苏富比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直接面向这个全球最大的艺术收藏市场的买家。

近年来,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艺术收藏群体在国际拍卖会上渐受瞩目。苏富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2年,出席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的东南亚收藏家人数增加了四成,到全球各地参与拍卖会的东南亚收藏家更增长了75%。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新加坡的收藏家当中,约有三成年龄少于40岁,是每个交易市场都在积极争取的“新贵”阶层。

新加坡起着推动与引流作用

新加坡短期内绝对无法取代香港成为亚洲艺术市场的龙头,然而岛国的独特地理环境、多元文化社会,以及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和资本的政策,对东南亚艺术市场起着推动和引流的作用。据统计,去年有4000多位身家达3000万美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士居住在新加坡,苏富比“回归”新加坡举办以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为亮点的拍卖会,原因不难明白。

拍卖会现场有多位职员以不同语言与身在外地的收藏家通话及代为出价。(图:胡锦伟)

7月2日的拍卖会,除了有收藏家在现场举牌出价之外,身在海外或无法亲临会场的收藏家也透过电话和线上竞拍。主办方安排了逾十位职员,各自以华、粤、英和印尼语接听不同收藏家的电话,虽说是聚焦东南亚艺术品的拍卖会,慧眼识货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爱好者。

张荔英与刘抗依然瞩目
 

张荔英的油画《荔枝与桃子》,笔触比她之前的作品更洒脱,情感更饱满。(图:胡锦伟)

张荔英的作品《荔枝和桃子》,是她南下马来亚和新加坡定居前,40年代在上海绘制的七幅油画之一。这幅首次亮相拍卖场的张荔英作品,是为纪念身故的首任丈夫而创作,笔触比她早年创作的静物画更为洒脱,并以冷热色系参差对照,为画面注入饱满的情感。这件重头拍品拍出160万新元(附加佣金后为202万新元),是全场最高成交价。

刘抗绘于1953年的油画《舂米》,刷新画家个人拍卖记录。(图:胡锦伟)

另一位先驱画家刘抗的油画《舂米》,绘于1953年,同年在新加坡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的《峇厘画展:陈忠瑞、陈文希、钟泗滨、刘抗》首次展出,先后被两位收藏家买下。这幅以峇厘女子为题材的重要作品,以55万新元(附加佣金后为69万8500新元),刷新画家个人拍卖纪录。

新加坡当代艺术家李绫瑄的作品《熔化VII》,以19万500新元落槌。(图:胡锦伟)

最让我惊艳的是新加坡当代艺术家李绫瑄(Jane Lee)的作品《熔化VII》,这幅以亚克力、凝胶和玻璃纤维创作的“非一般”画作,完美诠释了艺术家“跳出画布”的艺术诉求。李绫瑄在2000年代中期从时尚界转身进入艺坛,致力于探索全新的创作手法和素材,在《熔化》系列中尝试把颜料抛掷、滴落、旋转、刮擦和脱曳,在画布上堆叠出独特的纹理、动态和糖果般让人垂涎的色彩,对媒介与材料的驾驭堪称精妙纯熟,玩味之余更充满开创性。这件创作于2017年的作品拍出15万新元(附加佣金后为19万500新元)的佳绩,可喜可贺。

李绫瑄作品《熔化VII》的局部特写。她以实验性手法运用颜料,在画布上堆叠出独特纹理、动态和糖果般让人垂涎的色彩。(图:胡锦伟)

这场拍卖会不仅网罗了Fernando Botero、Damien Hirst、草间弥生、朱德群、刘国松、朱铭、吴冠中、刘野、Jean-Michel Basquiat、Affandi、I Nyoman Masriadi、Hendra Gunawan、黎谱、梅忠恕等国际和区域名家作品,主办方还特别聚焦女性艺术家,除了李绫瑄之外,Christine Ah Tjoe(印尼)和金津景(日本)是重点推介的70及80后艺术家。

长约两个半小时的拍卖会,看到了多元艺术风格和文化语境,混杂中磨合出一套世界观,主办方确实选对城市了。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苏富比
  • sothebys
  • 城市呼吸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