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头,是旧式华人婚礼上,新娘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绸布。为什么要遮脸呢?
一般的说法是辟邪、遮羞之类。有一种推论,是魏晋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婚礼只好从简,以“拜时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简化婚礼程序:女子用质地轻薄的丝织物盖在头上,丈夫将盖头拨开,再拜完天地公婆,就算结为夫妇了。
这样的说法,实在,也实在合理。我喜欢。
形式作为一种精神的桶箍,捆绑住想法和念头。形式,找到了必要。

盖头,是旧式华人婚礼上蒙在新娘头上的红绸布。(图:Kanegen)
古今中外都盖
没想到的是,使用盖头本意是为了遮羞避嫌,但从魏晋时期开始,成为了传统婚姻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魏晋成亲多用盖头遮脸,也有用白扇遮脸,主要就是挡住新娘面庞)。
宋代著名文人吴自牧所撰写的《梦梁录·嫁娶》有这样描述:“(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
其实,换成头盖白纱西方婚纱,无独有偶,依旧是有盖纱仪式。
管它遮的是什么,掀开才是仪式的重点,大家鼓掌祝福的时刻。
关猫什么事?
猫不关起来,才是一回事。
南洋理工大学有一群爱猫的人,整百人组织起来,成立校内猫只管理组织(CAT Management Network),特别为校园内的“12校猫”作短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一一介绍这些猫的名字和它们各自的故事和地盘。他们也为南大校园里的猫谋福利,做法别具一格也顺理成章。爱猫天经地义,如同环保,如同疼爱世人,一切起源于心。
这群爱猫者,为猫效命,义无反顾,除了每天喂养和照顾猫只,他们还会根据需要,为猫提供医疗护理。猫们可爱模样瞬间融化不少人的心,还有人说,会为了看这些猫而特地到南大走一趟。
组屋养猫又如何
政府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实施猫管理框架,允许组屋屋主饲养不超过两只猫,并会强制猫主为宠物置入微芯片和申请执照。
这么一来,引起了正反两极的辩论了。
爱猫者其实不管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过去条例没有放宽,住组屋养猫者比比皆是,也不见得有人来罚。不支持组屋合法养猫者(注意:那不见得就是不爱猫者),引用的依旧是一路来对猫的理解 / 偏见 / 看透的心态:猫管不住,也关不住,更惯不得。
将过去不合法,却无法解决的既存事实合法化,至少不必再面对不法又无计可施的困境,也算解套。
问题依旧存在
这跟盖头有什么干系?
说过了,盖头作为一种形式,无法解释,却形成仪式,必须非如此不可。当局要放宽在组屋养猫,同样是一个过场的命题,经过了“猫管理框架”的仪式感,之后就假设双方你情我愿完婚了。
掀起了组屋养猫的合法盖头,猫的问题会不会就此迎刃而解,想必当局心知肚明。
如同西方说法,打开了一整罐的虫子,到底猫是要人讨好的。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