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堤这些年“集体回忆”有苦有乐 两地人对RTS寄予厚望

受访者(左起顺时钟)李仕杰、翁菁茹、陈奕墉、王宇恒。(图:陈良同)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新柔长堤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陆路关卡,每天有约35万人通过新柔长堤,穿梭来往于新马两地之间。新柔长堤在星期五(28日)正式启用100年之际,《8视界新闻网》到兀兰关卡访问了一些常越堤的人士,了解他们的苦与乐。于此同时,他们也纷纷表示,期待新柔地铁系统(RTS)能缓解新柔长堤的拥堵情况。

为求学每天越堤 无奈没有童年 但不后悔

23岁的建筑绘图师王宇恒来自马来西亚新山。他从七岁开始,为了到新加坡求学,就每天越堤往返新马,直到17岁后才到新加坡定居。

他天天凌晨4点就起床越堤长达十年,回到家也都已是晚上,每晚睡觉只有约六个小时。现在回想起当初那段日子,让王宇恒感到相当五味杂陈。

 

(左)王宇恒从七岁开始天天越堤到我国上学,一直到17岁。(右)点心师傅李仕杰天天越堤到我国上班,虽然疲累,但从中找到了乐趣。(图:陈良同)

他说:现在想起那些越堤求学的日子,会觉得,要是我有多一点时间,我的成绩可能会变得更好、有更多的朋友,或者更多时间去塑造自己、事业或维持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童年回忆。

不过他也认为,有得必有失,如果可以再选择,自己还是会越堤到新加坡求学,因为到现在长大了他也发现,在新加坡的求学经历,让他有了更多就业机会。

我很感恩,我的父母做了当初那个选择。但如果我未来有孩子的话。我当然是不会让他们经历同样的东西。

长堤塞车人多不稀奇 为赶路走路过长堤是集体回忆

越堤族天天来回新马, 舟车劳顿可想而知,但有越堤族告诉记者,自己其实从中也能找到乐趣。

51岁的马来西亚人李仕杰在我国当点心师傅,天天越堤上班已有九年。他说,自己其实喜欢到处走走,待在老家生活,他反而不习惯、觉得闷。若住在新加坡,他也觉得租金也太贵、空间也小,所以他宁愿在新山租房,每天往返新马。

他说:越堤肯定比较累,但就当作是运动,还行。

另外,新柔长堤塞车、人潮爆满已是常有的事。而为赶路索性直接走路过长堤,也成为很多人难忘的集体回忆

在新加坡工作的马国人翁菁茹,每个星期会越堤回马国,据她观察:疫情前,长堤的交通更塞,疫情后,有好转,但现在又开始塞。

她说:在最近一个月,有一次,关卡好多人,但没有什么巴士,所以我们只好走路过长堤。

观察到长堤安排有进步

29岁的新加坡人陈奕墉也说:在大约五年前,试过从新加坡走路去马来西亚的关卡,很吓人,很多摩托车骑士,很靠近你,从你身边呼啸而过。

到目前为止,觉得新柔长堤有在进步,越来越多设施,让通关更快,变得比较有系统。

也有越堤到新山购物的国人观察到,长堤上的巴士车道安排已有改善。新加坡人伍先生说:最近好像有进步,开了另外一条车道,给巴士过。这条车道看似可以灵活性地让出入境的巴士使用。

 

(左)公众翁菁茹最近因遇到关卡太多人,索性直接走路过长堤。(右)陈奕墉觉得新柔长堤设施有在进步,有更多设备加快通关。(图:陈良同)

纷纷期待RTS落成

而谈到对两国交通的期待,无论是越堤族还是到新山度假的国人,都不约而同向记者表示,相当期待新柔地铁系统的落成,能舒缓新柔交通阻塞的情况。

63岁的清洁工人刘宥添是一名越堤族,他说:当然希望有地铁,能直接通关,更加快。

新加坡人伍太太也说:我在等新柔地铁的落成。那以后,可能就有更多出行的选择,看哪里不塞,就坐哪个交通工具。

据之前的报道,柔新地铁系统预计在2026年底完成,并计划在202711日投入服务。

一起回首长堤走过的一个世纪,请点击《新柔长堤启用百年》专页,以阅读更多报道和视频。也欢迎浏览《情牵新马》专题报道 ,了解两地人跨越新马浓厚情缘的故事。
 

相关标签
  • 新柔长堤启用百年
  • 新柔长堤
  • Johor-Singapore Causeway
  • 新柔地铁系统
  • RTS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