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印象古早】600元出售古董 买主以30万元转手 英记行传人分享走宝往事

买古董有时候也要看缘分,你同意吗?

“定价没有一定,市场上有个大概的范围,古董有时候鉴定也蛮困难的,只要买主同意,你情我愿,就是那个价钱。”

英记行第二代传人方蕙芳博士在谈到古董如何定价时也分享了60年代,他们曾经在店里以600块钱卖出一个鸡油黄的瓷碗,买家过后拿去拍卖,拍了30多万的高价,回到店里告知,让他们感叹自己走宝了。

方蕙芳博士对古玉情有独钟。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方博士表示当时很多文物流出中国市场,她的家翁罗宏基也就是英记行的创办人,当时就看准时机和商机,凭着人脉在香港买了大批文物再运到新加坡,当年在克拉码头还买了货舱储存货品,是个眼光独到的商人。

负责英记行网上拍卖的Atasbid 的吴承义,家族也经营古董生意,他分享了如何选择古董的心得。

这期的《958印象古早》英记行第二代方蕙芳和女儿第三代的罗颍珊分享英记行的往事。负责英记行网上拍卖的Atasbid 的吴承义,也分享了古董潮流的趋势和如何选择古董的心得。

对古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 www.yingkeehong.com

方蕙芳博士和女儿对古董都各有所爱,80后的罗颍珊喜欢酸枝家具。

相关标签
  • 印象古早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