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家庭月入中位数增7.6% 达1万零869元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最新数据显示,本地受雇居民住户的每月名义收入中位数去年增加7.6%,达1万800多元。经通货膨胀调整后,实际月入中位数增加2.8%,比前年的0.2%高出许多。另外政府去年发放给住户的平均援助金额同比增加近9%,协助抵消高通胀。

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住户收入主要趋势报告显示,受雇居民住户的每月名义收入中位数,从2022年的1万99元增加到去年的1万869元。名义人均月入中位数,对比前年的3287元增加6.5%,达3500元。实际增长则是1.7%。

统计局表示,尽管多数住户的实际收入上扬,但收入最高10%住户的人均实际收入减少1.9%,收入最低10%住户的人均实际收入也减少1.7%。

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经济顾问宋生文说:“在2021年和2022年可以看到这个群体的收入大幅增长。他们的收入在那时候显著增加后,目前趋于平稳,加上通胀持续高涨情况下,我们看到低收入住户的收入有所下滑。”

统计局指出,政府去年推出多项加强版和额外的援助措施,协助国人应付高通胀和消费税上调所带来的影响。数据显示居民住户每名成员去年平均获得6371元的援助,比前年的5859元来得多。居住在一和二房式组屋的住户继续收到最多援助,达1万3600多元,比三房式住户所获得的多近一倍。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讲师徐乐博士说:“我认为它其实是一个可持续的,只要新加坡的经济是比较良好和正向的发展的话,这样的话高收入群体它会源源的不断地为税收做出比较大的贡献,政府也可以用这部分的税收去补贴一些低收入的群体,这样会达到一个社会更好的平等和稳定。”

针对收入最高住户的人均实际收入减少1.9%,徐博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高收入群体的基数是较高的,因此在工资涨幅方面有一定的限度。另外,一些行业受到整体全球经济影响,可能影响到一些企业的高管薪酬。像是去年,电子商务和一些高科技行业,业绩不像疫情期间那么好,所以这些行业的高管收入会有一些影响。

徐博士也说,从去年后半段开始,尽管劳动力市场有一定的缓和,但一些行业会发展得更好一些,都属于一个扩张的阶段,所以需要大量人力,整个劳动队伍的收入也跟着增加。而随着整体通胀上升,也会增加人们对薪酬的期望,促使企业考虑一定程度的加薪,以留住公司的人才,所以它是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推高住户收入。

相关标签
  • Key Household Income Trend
  • 住户收入主要趋势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