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的演员修养课:奖项会蒙尘,但好的表演永远发光

(图:新传媒)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香港影帝刘青云7月6日来新出席《红星大奖2025》盛典,担任“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颁奖嘉宾。在后台专访中,这位演技派巨星分享了他对表演艺术的深刻见解,金句频出的对话展现了他从业42年的智慧沉淀。

(图:新传媒)

“你好,我是刘青云。”

每每在采访“大咖”之前其实会很紧张,但刘青云却在进门之后,立刻与我握手自我介绍。在工作人员询问是否能使用粤语时,了解我粤语掌握为零后,刘青云也礼貌表示他可以用华文进行采访,完全没问题。最后在获得批准进行录音时,他也会提醒周围工作人员降低声量。

这一系列虽只是小小的举动,却能看出刘青云毫无明星架子,待人友善礼貌,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体贴,无疑安抚了我这个“小菜鸟”稍稍放松下来,试问这样的大明星谁不爱呢?

(图:节目截图)

这虽然是刘青云时隔25年再度参加《红星》,但是他其实私下常来狮城旅游。

“我来新加坡很多次了,其实这几年也有来玩,跟我太太。”刘青云笑着回忆:“现在的地铁系统让出行变得好方便,我来玩的时候也会坐地铁,我觉得很方便。”

令他感触最深的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虽然越来越现代化,但依然保持着我年轻时感受到的人情味。你知道现代化的城市,一般人的感觉会改变,而我觉得新加坡还保留着那种感觉,不错。”

(图:互联网)

奖项只是锦上添花,尊重才是根本

虽然是短短10分钟的采访,但仿佛上了一堂大师课。

刘青云在香港电影界摸爬滚打40余年,以自然流畅的演技著称,既有驾驭各类角色的能力,又有深入刻画人物的功力,无论是警匪片中的硬汉、喜剧中的搞笑角色,还是文艺片中的深情角色,他都能表现得丝丝入扣,令人信服。

他也曾四度夺得香港金像奖影帝、一次金马奖影帝。问及他是否认为“奖项”是衡量演员价值的唯一标准时,这位获奖无数的影帝展现出哲人般的思考。

“我觉得奖项是对一个演员的鼓励和肯定,可是你要明白,今天我拿到这个奖,我回到家第2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它就已经是昨天的事了……已经过去了,所以还是要重新再努力、重新再去开始去做。”

他特别强调演员的价值不能单用奖项衡量,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工作。

“演员的价值是很难说的,有时候票房对演员来说也很重要,可我个人认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是他会尊重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演出。”

刘青云觉得演员不仅仅只是演戏,还要去钻研、去创造,他身上的这股子劲非常宝贵,这种精神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很重要。确实,每部作品的角色能否出彩,需要演员花心思去理解剧本,能够多元角度、多维深度的去了解消化角色,为所扮演的角色“加分”,这或许就是刘青云所说的,一位好演员最基本的尊重。

(图:互联网)

挑剧本跟找女朋友差不多

刘青云曾塑造出无数经典角色,而其中他最喜欢的,包括《绝世好Bra》、《神探》、《夺命金》,和近期的《爸爸》。其中,提到《绝》的时候,他还说:“你太年轻了,可能不懂。”怎么可能会不懂?《绝》里他一改往常硬汉的形象,和古天乐戴胸罩的一幕,绝对堪称经典。

上述作品,无独有偶皆是刘青云曾获奖、提名的作品——《绝》让他斩获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演员”;《神》让他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夺》让他拿下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和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爸》让他成为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第18届亚洲电影大奖影帝和第3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影帝。

如此看来会让人觉得刘青云“挑剧本”的眼光独到,但他分享自己挑剧本时全凭感觉、看缘分。

“很多时候是看(那个阶段的)我希望遇到什么角色。很多人问我喜欢演什么类型的剧本,其实我也不知道,可是我看到剧本的时候,我就知道:‘啊,是它!’就跟找女朋友差不多。”

刘青云也透露挑剧本时从来不考虑票房,虽然他承认一个演员的商业价值很重要,“你知道生活在这个商业的世界里面,一个演员有多少票房是老板一定会考虑的,是很现实的问题。”

(图:互联网)

表演没有完美,只有不断追求

刘青云对每个角色都怀有敬畏之心:“从来没有觉得哪个角色容易演。拍完以后,重新再看一次,总觉得可以更好。表演这种事情,没有一个完美,只是因为没有时间了,拍完了就要继续往前走了,只是这样子,我觉得。”

当然,他也自认有很多让他遗憾的表演。“其实很多戏都没有演好,就是因为有这个经验,反而会让我提醒自己,‘千万别觉得现在很辛苦,就算了吧。不要觉得身体不舒服,就算了吧。导演要求再来一次,你别不要了。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你永远都会觉得遗憾’。所以每次拍的时候,不管多辛苦,可以重来一次就重来一次,不然有一天看自己的电影的时候,会很很痛苦。”

尤其刘青云称现在科技发达,所拍摄的作品会永远存在于数字世界,“它不会消失的。说不定哪天外星人看到会说‘这个刘青云演得真糟糕’,到时你说怎么办?因为是永远存在这个世界的,所以如果是有机会能把它演好一点,就把它演好一点吧。”

如何保持对表演的热忱?他坦言:“我没有去做什么来保持这个热情,没有。我是比较随意,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不想再演的时候,我就自己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因为有时候不能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事,如果自己不在那个状态,我勉强去拍这个戏,反而演得不好。可是你停了一段时间,比方说我停了1年,在这段时间里看着人家演戏,就会觉得技痒,就开始希望自己能继续演戏。”

刘青云用“外星人看戏”的幽默比喻,道出了数字时代演员的责任感——每个镜头都将成为永恒。而关于创作状态的坦率分享,更展现了他“宁缺毋滥”的专业态度,这种懂得适时停下的智慧,或许正是他能在影坛长青40余年的秘诀。

(图:互联网)

心态,决定命运

刘青云分享了他如何突破创作瓶颈:“拍完《神探》后,我曾怀疑自己到了极限,我就觉得是不是这个类型的角色已经演到尽头,我开始会怀疑自己,直到遇见《爸爸》这个剧本。”

他认为演员需要保持正确心态,要不断调整自己向前走:“可是这个‘心态’好奇怪,随着年纪、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会有点改变。”

天赋、努力、机会,问及刘青云觉得哪个最重要,他自认“非天才型”演员:“我不是天才,可是我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如果你真正去努力,旁边很多人会看到,就会提供你机会,机会就是这样来的。但是如果你是个很自负的天才,待人不礼貌、不尊重自己的工作,机会也很难到你身上。”

从一开始的跑龙套小咖,到如今成为影帝头衔傍身的演员,刘青云对年轻的演员给出朴实建议:“别怕!当你觉得应该飞的时候,就勇敢去飞。去试试吧,因为青春的时间不太长。”

在娱乐圈奋斗超过40年,刘青云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敬畏与热忱。对他来说,奖项是肯定,但不是终点;票房是现实,但不是追求。真正的演员价值,在于每一次演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正如他所说,表演没有完美,但至少要让自己回头看时不后悔。或许,正是这种“尊重自己,尊重角色”的坚持,让刘青云的每一部作品都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让这位影帝的演艺生涯始终充满生命力。

相关标签
  • 刘青云
  • Sean Lau
  • 红星大奖
  • Star Awards
  • 红星大奖2025
  • Star Awards 2025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