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视录》 “看”与“被看”,凝视人性与真相

(图:The Projector)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本地导演杨修华执导的剧情长片《默视录》深刻探讨“看”与“被看”的命题,更在国际舞台上屡获认可,究竟这部电影有何魅力?

《默》是新加坡、台湾、法国及美国4地合制电影,电影除了闯入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还成为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金马影展开幕电影,并在本届金马奖入围6项大奖,最终由音乐人Thomas Foguenne夺下“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电影由李康生、巫建和、林幻梦露、陈雪甄级本地演员娜娜主演,故事讲述因女儿在公园游乐场离奇失踪后,一对年轻夫妻与母亲的生活也彻底变了天。

他们绝望奔找女儿,直到私密偷拍光碟送达,案情出现一线曙光,却发现有人正在监视着这个家。一家人不得不在门口装上监控反制窥探者,却让自己的生活暴露得更加苍白赤裸。

随着偷拍者的身分逐渐曝光,每个家庭成员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真相⋯⋯
 

本片巧用多重影像媒材,渲染虚实诡谲的迷幻氛围,揭露无所不在的社会监控,不仅交叉辩证“看”与“被看”,更以两个家庭的悲剧瓦解,寻觅亲密关系与个人欲念的终极出口。

与大多数商业片不同,《默》的节奏缓慢,很多情节并未交代得“明明白白”,而是以留白给予观众自我解读的空间。这种叙事方式或许会让部分观众感到“难以下咽”,但却为影片增添了深刻的思辨性。

电影全程在新加坡拍摄,对于本地观众而言,片中出现的组屋、商场等熟悉的场景无疑带来更多的共鸣。而导演也借此探讨现代社会的“监控文化”,以及在城市生活中难以逃脱的“被看”状态。

主演们的表现为电影增色不少。李康生饰演的“偷窥者”,初看令人“不寒而栗”,但随着他的故事被逐步揭开,观众能观众他寡言的表演中,眼神却传递出深刻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对人性的温柔凝视。

《默》虽非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娱乐大片,却以沉静的节奏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为观众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它不仅引导观众反思自身“看”的动机,也在“被看”的过程中促使每个人重新审视自我。

《默视录》1月9日起The Projector院线独家上线。

默视录

★★★☆
上映日期:1月9日
主演:李康生、巫建和、林幻梦露
相关标签
  • 默视录
  • 杨修华
  • 李康生
  • 巫建和
  • 林幻梦露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