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特写 | 忆当年 一代歌星:黄清元

“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意,怎么能忘记?蔓莉怎么你这样的忍心……使我常回忆蔓莉……”

充满时代感的恰恰音乐,配上招牌的苦情唱腔,歌迷王子黄清元一开口唱蔓莉,就会将人拉进时光隧道,回到六七十年代的旧日时光。现已80高龄的他,至今依然还活跃于歌坛,不时受邀到歌台表演。

他表示:“我最满足的,是我留下《蔓莉》这首歌。”

蔓莉的故事

本名黄启明的黄清元,1950年代初开始在儿童歌唱比赛中绽放光彩。新加坡独立那年,19岁的他站在国家剧场的舞台,高歌意大利艺术歌曲《我的太阳》,赢得了歌唱比赛冠军,从此步入唱片界。

黄清元所灌录的《绿岛小夜曲》、《蔓莉》、《苦酒满杯》和《几度花落时》等歌曲,在新马红遍大街小巷,特别是《蔓莉》更成了他的巅峰之作。

他回溯唱《蔓莉》的经过:“这首歌应该是新疆民歌。前面两段是槟城钟灵中学一个华文老师,他的女朋友过世了,他就写下前面两段: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意。新疆作者就写最后一段: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平原。那时应该是60年代,新马夜总会很多人唱这首歌。我老板听到这首歌不错,就叫我试试看。我一唱,谁知道就红了,一唱就卖几十万张。”

《蔓莉》当年掀起的热潮究竟有多火呢?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特约研究员苏章恺说:“那时你不管是在大坡还是小坡,是在牛车水,还是在后港六条石,你走过哪里,你就会听到人家在播《蔓莉》。”
 

一曲恰恰风的《蔓莉》,让黄清元红遍新马歌坛。

跑歌台跑码头生涯

成名后,黄清元跑歌台跑码头,用歌声陪伴无数歌迷。

“老板不给我唱歌台,他讲你是唱片歌星,为什么要唱歌台?我觉得我喜欢面对观众,面对观众很亲切,观众也很支持我。所以我从那时就开始唱,整个新加坡跑到完了。”

黄清元特别难忘1972年在达曼裕廊的一场歌台演出。

“我就唱到人家整个台倒下来,因为上面太多人看了,每个爬上去压力太大,承重不了整个台倒下来。”

除了在本地歌台表演,黄清元在70年代也常受邀到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一带演出,也就是所谓的“跑码头”,他透露曾因跑码头而整个月没回过家。
 

黄清元喜欢在歌台表演,与歌迷近距离互动。

忠实歌迷数十年不离不弃

黄清元的众多歌迷中,有一位叫蔡进坤的忠实歌迷,从他的第一张唱片到最后一张,每一张都买了许多片来珍藏,深怕弄坏,至今这些唱片依然保存得很好。

蔡进坤说:“我当他的歌迷58年了。老树叶多,老人话多,老歌很好听,我对老的东西很怀念。”

为了支持他的歌迷,黄清元表示他不会轻言退休。
 

相关标签
  • 星期二特写
  • Tuesday Report
  • 忆当年 一代歌星
  • Stars of Those Days
  • 黄清元
  • Huang Qing Yuan
  • singer
  • 歌手
  • history
  • 历史
  • 星期二特写

    诉尽世间事,触动万人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