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加坡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得主罗芝宁,是首位获得此殊荣的武术女将。年仅21岁,但她已在多项国际武术比赛中摘金夺冠。
她坦言,在得到奖牌后曾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接下来的表现无法更上一层楼,“平时能做的事情有的时候突然之间就做不了,那时候我就特别紧张,每天晚上都会哭。”
49岁的本地武术名将翁清海,曾是罗芝宁的教练。他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经历时说,80、90年代的训练环境较不看重心理层面,“我当时拿了牌之后,每次比赛压力就会很大。我曾经在一场大赛中表现不好,就因为心理压力的因素。”
为此,他给予忠告:“把训练做得最好,比赛尽你的能力打得最好。只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国家,这样就可以了。”
为配合新加坡建国60周年,《8视界》邀请前武术国手翁清海与新生代太极拳世界冠军罗芝宁,展开一场跨代对谈武术运动员的点点滴滴。
训练环境改变 但毅力不变
翁清海是1993年和1997年东南亚运动会男子长拳金牌得主,1995年成为世界武术冠军。回忆当年的训练环境,他说:“我们每天晚上训练都得铺地毯……地毯是铺在石灰地上的。”碰上下雨,他们就得赶紧收起所有装备。
相比之下,罗芝宁坦言:“现在我们都有好多设施,很多东西都不需要我们担心了。”
如今,国家体育体系在心理、饮食等方面给予具有潜力的运动员支持。2024年,政府推出卓越体育教育计划奖学金(spex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帮助学生兼顾学业与训练。
正在为2025年东运会训练备战的罗芝宁说:“国家给予我那么多的帮助,家人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还有教练们的精心栽培,我一定要成为他们的骄傲。”
体育精神传承 展望武术未来
谈起体育生涯后的人生规划,翁清海承认没有做过任何特别的计划。从运动员转战演艺圈,参演武打戏剧,到今天开办武术学校担任教练,翁清海感叹:“我这一辈子好像离不开武术!”
罗芝宁则在2024年获颁卓越体育教育计划奖学金,准备修读言语治疗,但也不排除日后成为武术教练或裁判,发扬武术精神。
她说:“很多人觉得武术是给老年人在公园里打的体育项目,但现在武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这些了……我想加入更多现代元素,让年轻人也觉得武术好玩。”
翁清海鼓励她,“你还年轻,而且你这个梦想非常鼓舞人心,我觉得你应该放胆去做。我希望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更多相关最新消息和报道,请点击《SG60》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