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潮流解码:疫情后重新出发 艺术家如何找到突破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7:23
Loaded: 2.24%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7:23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 en (Main), selected
    本地不少艺术实体活动虽然在疫情期间一度停摆,但购买收藏艺术品的人却有增无减。实体展出活动在疫情后越来越多,艺术工作者得重新调整步伐,吸引更多人持续支持。今天的《潮流解码》带你看本地艺术家,疫情后在创作的道路上,怎样寻找突破。

    雕刻家靠坚持行万里路

    走过30多年的创作生涯,70岁的雕刻家库玛丽纳哈潘,正忙着准备8月底的展览。她擅长以自然界的元素为创作题材。作品曾获多个奖项肯定的她,创作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原本学的是室内设计,她说艺术这条路,必须靠自己的坚持才能走得长久。

    库玛丽 雕塑家
    “你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同步维生,好让你有选择。你必须有做很多艰苦工作的准备,这个力量来自你自己的内心。”

    本地艺术家如果要举办一个展览,从场地筹备、文宣印刷到开幕展出,通常需要大约3万元到5万元的预算,因此往往需要找寻外部资源,如愿意合作的画廊或博物馆,艺术家也多半也会尝试向国家艺术理事会申请补助,但并非人人都有机会,疫情后的艺术舞台,反倒需要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持续支持。

    本地画家创作生涯遇伯乐 

    在本地艺术投资公司创办人郭明忠的支持下,本地画家陈有炳有机会发挥所长。

    陈有炳至今已展出114幅作品,前后跨越60年,作品题材广泛,包括花鸟动物、城市山水,并进一步展现现代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风格。陈有炳表示他年轻时是一名公务员,作画并没有经费的烦恼。而钟情于水墨画的郭明忠,无疑是他创作生涯中重要的伯乐之一。他在20多年前成立了艺术投资公司,专门推广陈有炳的创作。

    面包物语创办人/天一艺术创办人 郭明忠
    “当然一个好的作品,不管经商还是创作,它需要一个这个策划的过程或者是推广的过程。你要成立一个品牌,人家才能认识你。”

    疫情后各种实体需求增加,艺术家要在创作的道路上取得突破,实质的资金援助不可少。然而艺术始终需要回归本质,有好的作品,才能收获支持。

    相关标签
  • 晨光第一线
  • 疫情
  • 书画展
  • 艺术实体活动
  • 艺术工作者
  • 山水画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