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晨光聚焦:虚拟体育崛起 未来十年市场潜力庞大

打虚拟跆拳道、骑虚拟脚踏车,会否比实体更吃力?今天的《晨光聚焦》带你游走在真实和虚拟间,体验沉浸式竞赛带来的娱乐和动感。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竞技已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娱乐,越来越多的运动形式开始与其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虚拟体育”。通过虚拟实境(VR)和扩增实境(AR)技术,运动员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比赛和训练,即使身处不同地点,也能与全球的选手同台竞技。这种人机交互的新兴运动形式,市场潜力备受看好,预计将在技术创新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十年有望增长到728亿美元,相等于989亿新元。

虚拟体育的优势:打破传统限制

新加坡跆拳道总会会长陈清汉教授表示,虚拟体育让我们突破了传统体育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和全球选手进行竞争。

“虚拟跆拳道的一大优点是,它让每名参与者变得平等。在虚拟跆拳道的世界里,没有身高和体重之分,因此男女也可以对打。至于安全方面,虚拟跆拳道也非常适合孩童和年长者,因为参与者没有肢体上的接触,所以不必担心会受伤。 ”

虚拟骑行 挑战耐力和体能

而虚拟脚踏车骑行则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训练环境,不过室内也可能导致热损伤,所以训练时要确保环境通风可迅速散热。

虚拟骑行SG(Virtual Cycling SG,简称VSG)联合创办人汤亿军:“在公路上骑行考的比较是你的技术,比如说你如何做转弯或者如何刹车,如何把你自己摆到整个主车群的前面。但在虚拟骑行只要比赛一开始你就必须全力冲刺一直到终点。它是比较考验你的耐力。”

VSG创办人汤亿军指出,目前他们的会员和顾客群主要是35岁以上的工作人士,占了约四成。他们希望当新加坡2029年主办东运会时,能将虚拟骑行列入其中一项竞赛项目。

虚拟体育创造机会 退役国手重返赛场

随着虚拟体育的普及,市场预期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21到34岁这一技术娴熟、热衷电玩的年轻人群体中。未来,虚拟体育或将成为主流竞技形式之一,带动全球体育产业的全面变革。

不仅如此,虚拟体育也为本地选手提供了更多机会。44岁的退役跆拳道国手白俊生和他的20岁的儿子白康平,在虚拟跆拳道赛擂台上大展身手。

白康平:“完全没料到我们父子会参与同项大赛,并在各自参与的项目胜出。”

新加坡跆拳道总会同样看好虚拟跆拳道的前景,并指出有信心随着科技的创新和改进,未来将有更多人愿意尝试虚拟体育。
 

相关标签
  • 晨光第一线
  • 虚拟实境
  • 虚拟跆拳道锦标赛
  • 虚拟脚踏车
  • 电子竞技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