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晨光聚焦:社区书香悄然盛开 阅读热潮蔓延全岛

新媒体时代经常听到“博主”这个名词,那“格主”你听说过吗?今天的《晨光聚焦》一起去看看,本地爱书人如何通过招募格主,来经营民间创立的小型图书馆。

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当道的时代,本地人却悄悄重拾阅读习惯。最新全国调查显示,超过八成成人与青少年每周至少阅读一次。2024年全国图书馆访客高达2100万人次,比前一年多出100万。而在正规图书馆之外,全岛已有超过30个居民自发设立的社区图书馆。

组屋底层的阅读空间 夫妻带动邻里共读

在武吉巴督,何俊勋与施瑞韵夫妻俩在组屋楼下设立了一个开放式图书馆。从家中清出的50本儿童书出发,邻里捐书踊跃,如今馆藏已达600多本,六到八成都是居民捐献,涵盖儿童、食谱、旅游等各类书籍。他们利用周末整理书架,邻居也自发协助管理,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但管理这个图书馆并不轻松。“我们有发现到有时候书籍会大量地不见掉,所以还是有点伤感,”何俊勋坦言,“庆幸的是多数读者都蛮有责任感,有借有还。”

公园里的信箱图书馆

在实龙岗一带的公园,一座白色信箱内放着30多本书,成为孩童与遛狗居民的读书角落。图书馆由居民甄翠冰推动设立,并配有环保纸袋供借阅者使用,让阅读与绿色生活并行。

甄翠冰回忆,原本这里就有个小型图书馆,但因原屋主搬走后一度中断。“我问居民,他们说很想念那个图书馆。”后来她就联络国家公园局并开始进行她的计划。

让旧书在社区内循环,不仅赋予这些书籍新生命,同时也联系着每一位借书人,让阅读的快乐一直传递下去。

随意诗人 每个人的书格梦想

女皇镇的随意诗人社区图书馆别具一格,180个书格由个人认领并付费管理,书籍多达3000本。创办人卓诗妮受日本经验启发,鼓励书主与借阅者建立联系,形成一个以书为媒的社区网络。借书者需加入会员,每次最多可借五本书。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付钱来借书。我觉得这个地方不只是为了书,而是一个可以歇息、自由交流的空间。”

访客徐伟贝表示,每次来这里都觉得像跟老朋友见面,不用知道名字,只需要聊书,就能建立连接。
 

相关标签
  • 社区图书馆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