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当地的农产品市场还没完全走出阴霾。
311之前,福岛全年的白米产量为45万吨,但灾后产量大减,直到2021年也才恢复到灾前近七成的产量,销量和价格回升更是缓慢,需要靠政府补贴。
在艰难的复苏过程中,农民坚守世代耕种的农田,多方寻找出口机会。福岛农民佐藤正
幸就在东京电力公司的支持下,开始把白米出口到美国和新加坡。
核泄漏事故影响层面深远。日本政府在灾后头几年,让农户在土壤里施撒交换性钾肥料,减少稻米吸收放射性铯,并严加检查每包米。日本民间也出现自发性的检测机构,确保食品安全。
检测所去年在一些奶粉、添加食用炭的保健品中检测出辐射,福岛和周边县的居民尿液中也有少量辐射。这促使反核人士主张,作为地震多发国的日本应该放弃核能,以其他的再生能源取代核电厂。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之后,日本也加强了对核电厂的监管。为了去除土壤中的核辐射,福岛很多地区的表层土壤都被移除,让土地失去相当于储存了1000年的养分。
一名来自东京的女子谷咲月,就选择放弃安逸的生活,前往福岛成立非营利组织,照顾当地的动物,同时希望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寻找让土地恢复肥沃的办法。
也有艺术家和志愿者自发创办美术馆,展出80多件绘画、摄影、装置艺术等作品,主题围绕311灾后重建,希望通过艺术引发社会对核能源利弊的思考。尤其日本将在明天展开第三轮福岛核废水排海,福岛何去何从,通过艺术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