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庙不可言:青年投身庙宇义工 传承传统精神

对早期南下的华人而言,传统庙宇不仅凝聚社区,起着扶贫解困的作用,还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庙不可言》系列最后一集,带你看一位本地青年投身庙宇义工活动,继续传承华人的互助精神。

对于早期南下的华人来说,庙宇不仅起了凝聚社区、扶贫解困的作用,也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
即使已经是21世纪,华人庙宇依然在本地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庙不可言》系列的最后一集,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名本地青年如何通过庙里的义工活动,来体现这个难能可贵的精神。

30岁的陈靖量一到周末,就会和志同道合的义工组织,一起分发免费食物给租赁组屋的居民。

陈靖量 义工
“从小就在庙宇进出,在庙宇帮忙。慢慢就探索,就认识人,都有蛮积极参与这些义工活动。因为我们觉得就是说总要回馈社会嘛。”

为延伸庙宇功能 展开流动诊所计划

陈靖量在今年初萌生流动诊所计划,并在咨询了理事会和居民等多方后获得积极回响,决定在芽笼士乃巴刹附近的云仙宫,提供流动诊所服务,为附近居民提供低价甚至是免费的中医看诊服务。

经常与陈靖量一同参与社区义工活动的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马炎庆认为,年轻人积极投身于庙宇文化确实难能可贵,因此也会尽量给予支持。

马炎庆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
“他们在庙会里面扮演了相当重大的角色,那么有机会受邀出席他们的一些社区的活动。这方面也可以互相配合,让他们义工、他们的这个组织能够在社区尽一份力。”

与好友努力扭转庙宇被关闭的命运

目前坐落在淡滨尼一带的凌莲宝殿,旧址其实在芽笼一带,然而2020年底旧址地契到期,一度面对关闭的命运。不过如今庙宇得以保存下来,靠的是一群年轻人的努力。

陈靖量同唐振德和几位年轻义工向当局寻求协助。几经周折后,他们隔年成功在淡滨尼工业区的一个楼层,为庙宇找到了落脚处。

陈靖量 义工
“这个庙宇对他们来说其实有感性价值。我们就扮演一个帮忙的角色。”

相关标签
  • 华族文化
  • 庙宇
  • 义工
  • 流动诊所
  • 晨光第一线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