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我家传什么:中医父子传承悬壶济世精神

新系列《我家传什么》第一集透过一对中医师父子的视角,了解中医在本地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这对父子如何坚守岗位,确保中医医术和悬壶济世的精神得以在小岛国传承下去。

所谓的家传之宝,可能是一样宝物、一门手艺或是一种精神。新系列《我家传什么》走访本地看似普通,但有不同传承经历的家庭,了解他们有什么家传之宝。

第一集透过一对中医师父子的视角,了解中医领域在本地的发展和演变。

医者仁心,用心地去把大众的疾病治好。这是我们的原则。
郭俊缃

裕廊西52街的中药行群健药行是老医师郭俊缃的毕生心血。1983年创建以来服务街坊邻里已有40年,家里三代都是中医师。群健药行一个星期营业六天。76岁的郭俊缃通常早点8点左右就来到,为一天的看诊做好准备。

虽然中医这条路不好走,可是我还是觉得比较有一种使命感。我还是会选择当中医。
郭松霖

行医已有11年的42岁郭松霖,是郭俊缃的长子,自小在中药堆里打转,原本没想过继承父业。他的母亲说,小时候怕儿子跑出去,所以就叫他留在店里帮忙捣碎药材和包装药丸。殊不知父母潜移默化间播下的中医种子,其实早已悄悄在郭松霖心中发芽。大学时期,郭松霖主修经济学,毕业后从事银行工作,不过始终对中医念念不忘,最后报读了中医课程,踏上了行医之路。

既是父子也是同事

目前的中医这个行业,新的一代他们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他们有英文的底,对西医这一些东西比较了解。好像我本身对看西医的一些报告也不是很了解。有时我会拿给我孩子看。”
郭俊缃(专长:专骨伤科、针灸治疗)
刚开始行医的时候,其实就咨询他的意见比较多。因为临床经验,很多遇到的一些病种肯定没那么多。
郭松霖(专长:内科、妇科)

回馈社会

过去11年来,郭松霖每个星期也会有一天在位于大巴窑的中华医院总院义诊。他坦言行医过程中,病人对于年轻医师都有些质疑,因此他会更加努力赢得病人的新任。郭松霖也说,由于中医给人的印象依然非常传统,因此很多人还是对中医有些质疑。

大众的观念很多时候也会受政策的影响。所以当政府比较能够接受中医或者推广中医的时候,其实大众也会比较能够接受。
郭松霖
相关标签
  • 中医
  • 中医师
  • 父子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