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在漫长的人类史上,不时有新的体育运动应运而生,不仅反映了时代进步,社会需求和价值观演变,也体现出人类勇于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
第二系列的《乐在其中》,将介绍四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看它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广过程中又经历哪些考验。
合球 Korfball

像篮球但不准运球
有球筐没篮板却不是英式女篮
球的尺寸和外型像足球却又不是足球
合球的历史
合球源自荷兰,Korf在荷兰语指的是篮子。Ball即球类运动。它是1901年源自荷兰的混合运动,不久前才引进新加坡。根据国际合球总会的网站,发明合球的荷兰籍教师布鲁克森,当年在瑞典一个小镇参与夏季课程时,从游戏中得到启发而发明了这项混合运动。合球的最大特点是对垒的球队男女同场较劲,提倡两性平等。每队四男四女,四人赛的话就两男两女。由于是男女混合项目,合球起初在风气保守的时代并没受到重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渐渐在欧美盛行,并于80年代传入亚洲。
郑诠颖 新加坡合球协会顾问:
“合球1989年首次引进新加坡,原来的负责人无法兼顾,所以2014年交由我们接手。”
合球有什么魅力?
这项提倡男女平等强调君子之争的混合球类运动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一群年轻爱好者在缺乏经费,没有正式场地的情况下仍然对它不离不弃,还经常组队代表新加坡出国竞赛?
新加坡合球协会顾问郑诠颖最初接触合球时才刚完成O水准会考,曾多次代表我国参加比赛。他刚考获国际合球总会颁发的证书,是本地仅五名受认证的合球教练之一。
郑诠颖表示,球员背景各异,有打英式女篮和篮球的,也有玩飞盘和手球的。合球要打得好需要花功夫,男女队员必须合作制造攻防机会。
室内设计师林佩怡算是队里的老手,接触合球时还在念理工学院。当时因为听到可以代表新加坡而感兴趣,没想到越练就越喜欢就打了六年。她表示,男女需要合作才能赢球的运动,即激烈又有趣。
合球训练面对什么难题?
郑诠颖表示,目前团队没有储藏设施也没固定的训练球场。每次要练球就必须开车把钢架、篮筐运载来。
除了没有属于自己的训练场地,仅有的两个钢架和篮筐也是分别从中国和泰国订做或购买,再空运过来的,总花费约1300元。由于太笨重不易携带,必须动用成员黄子恩的货车运送。
25岁的财务顾问戴伟哲也是名新手,参与不到五次训练,属休闲活动型球员。每次打球都让他乐在其中。
2023年12月2日,伟哲也参与了他人生第一场合球赛。由新加坡合球协会主办的第一届新加坡杯四人制合球锦标赛,分为竞赛和休闲两组,分别吸引六支和八支队伍参加。
新加坡合球协会的下一步
自2014年成立以来,新加坡合球协会已招募约140名成员,也刚注册为社团,朝成为合球总会的目标迈进一步。不过眼前挑战不少,包括缺乏经费。
郑诠颖 新加坡合球协会顾问:
“每当我们派队到国外参加竞赛时都得自掏腰包。随着赛事增加,对球员和教练来说负担越重。”
郑诠颖坦言合球独特的规则,可能让人感觉复杂而不愿尝试。因此推广工作刻不容缓。目前他们正积极在校园推广,争取ActiveSG和新加坡体育理事会的支持,向他们展示合球是正当的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