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贵是本地数一数二的风筝高手。他常到各地的风筝节,放飞大型软体风筝。他还会修补和制作风筝,把无形的风化为天际一道风景线。
周安贵,风筝高手:
“放风筝是可以跟风做一个互动,跟那个风筝有那种拉扯。就好像你遛狗一样,会带给你一种愉悦感。”
如何练成一身本领?
周安贵小时候以报纸和椰叶梗为原料,用饭粒当浆糊来制作风筝,从中认识风筝制作原理。年轻时向姐姐学习缝纫,又喜欢动脑筋。大约十年前,他购买风筝送给侄儿,却对风筝不满意,自己动手修改,练就了修补和改进风筝的能力。
周安贵,风筝高手:
“有时候解决问题是一种乐趣,很多东西在课本上是没教的,所以你要亲身去体验。这个体验的过程就带给你一些好处、一些知识还有一些满足感。”
价值几千元的鱼骨风筝,随周安贵到各国亮相。在几经修补无效之后,才不得不退下。
风筝外貌朴实 重点在于能否飞得好
对各种风筝相当上手,在无风或微风环境也可以放风筝,周安贵认为接触面广泛能增进知识,还能有助于维持开放的心态,不会轻易排除任何的可能性。实际上,他非常欣赏不典型的风筝。
周安贵,风筝高手:
“单点风筝也就是说它完全没有提线,所以跟一般风筝的飞法完全不一样,这种才有挑战性。”
放风筝的意义何在?
周安贵在意风筝的技术面,人家越是认为不能飞,他就越想迎难而上。有能力捕捉无形的风,将之化成美,是多奇妙的事。
周安贵,风筝高手:
“这十年来放风筝的意义,对我来讲,是常常能够有机会出国,跟各地的风筝好手交流切磋,增进一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