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大数据新视力: 极端天气如何威胁盘中餐?

本地超过90%的食品供应依赖进口,只有大约1%的土地用于农业用途。

全世界气温逐年升高
分析过去20年世界气候变暖数据,世界温度每年平均增摄氏0.03度,我国每年的暖化幅度则低于世界平均值,介于摄氏0.02度到0.03度之间。尽管如此,坐落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我国和马来西亚温度偏差又比其他国家来的明显。所以地球暖化带来的燥热,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会比其他国家有感。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十年平均温度将会持续上升。到了2099年,新加坡的平均温度将比目前高出摄氏1.33度,达约28.9度。

四五十年来,我们的地表就一直从自然的森林就转换成钢铁、水泥、柏油路。所以地表一直这50年间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的加温的速度也会跟着提高,是因为说热岛效应的关系。
许智扬博士,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亚澳季风工作组联合主席

极端天气威胁你我盘中餐
我国近半的蔬菜供应来自马来西亚。本台整理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气温的波动对我国的蔬菜价格会造成影响。比如在气温较低时,产量受影响,蔬菜价格就走高,这种情况在2021年和2022年最为明显。

生菜
有柔佛菜园业者就表示种植的生菜原本应在农历新年前收割,一部分供应给本地连锁超市。但因几个月的长命雨,收成受影响。

种菜30年,今年是经历到下雨下了接近三个月没有停过,因为之前下雨都会下了一个星期长命雨,它会停一个星期再下,这次没有,没有机会给蔬菜正常成长。菜没有阳光,所以就完全不能够成长,等多七到十天才能够拔,甚至有些雨水太多毁掉蔬菜,坏的菜最少有30%到40%。
潘宗德,义德发集团创办人

榴梿
马来西亚统计局数据显示,榴梿产量在2017年也就是多雨的那一年明显减少,因此推高价格,产量同2016年相比少了30%。不过从2018年开始又逐步上升,到了2021年突破40万吨。

它们非常难培育。比如榴梿和松露以及松茸。我认为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供应量的减少,因为它们需要非常特定的温度条件。它们对微小的变化非常脆弱,比季节正常多一点点的雨水也足以影响产量。
特里范格维尔副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综合学科学院

随着天气的变幻莫测,榴梿价格也起伏不定。以D24品种为例,榴梿平均售价在2017年产量大幅减少的那一年,飙升到每公斤30令吉,相等于新币8.50元。到了2023年,价格又回落到每公斤20令吉左右,也就是新币5.60元,价格整整降了近四成。

加强食物供应链韧性
新加坡食品局数据显示,本地超过90%的食品供应依赖进口,只有大约1%的土地用于农业用途。专家表示,随着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影响食物供应,新加坡更需要加强食物供应链韧性,减少供应中断的风险。

相关标签
  • 全球气候
  • 气候暖化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蔬菜
  • 食物安全
  • 特别专题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