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觉得收藏古玩的门槛很高,因为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买到假冒品,或是买了不值钱的古玩被当成冤大头。然而有业者观察到,疫情过后收藏古玩的年轻爱好者,比疫情前增加至少三成,不少人是靠着自学和互相交流,来提高鉴赏能力。《玩物壮志》带你进入新生代古玩收藏家的世界。
两尊保存良好的观音瓷器,一般人可能以为,有近百年历史的白色观音比较值钱。但实际上,收藏价值更高的是另一尊在50、60年代生产的蓝色观音。由于较为罕见,因此蓝色观音的价值,比白色观音高四成。
这些知识和鉴赏能力,是28岁的史子鑫自小跟着爸爸一边学习,一边累积的成果。这名年轻收藏家,特别钟爱清朝和民国初时期的古玩,家中摆了上百件收藏品。平时他也喜欢研读相关内容,或向其他收藏家讨教。
史子鑫,古玩收藏爱好者:
“一位老藏家跟我分享,以前的人一看到蓝色就会联想到丧礼。虽然是拜佛的,可是难免感觉不吉利。蓝色观音因此停产,存世量较少而变得珍贵。”
过去,古玩爱好者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但在牛车水营业的古玩业者就发现,新生代收藏家在疫情后变得更加活跃。
傅子发,古玩店业者:
“有越来越多80、90年代的年轻人,进入古玩买卖市场,增加差不多30%。这个是很好的影响,带动生意的可持续性。”
有新生代古玩爱好者不仅热爱收藏,他们也发挥创意,让藏品的陈列更有巧思。39岁的洪广炎,古玩的收集范围十分广泛。从各种岩石矿物,19世纪的象牙制品,到玉器香炉等,每一个藏品都有故事和收藏巧思。
像是这一系列的香盒,搭配收藏传统香料界的四大香料,包括龙涎香、檀香、沉香到麝香,慢慢收集下来将近20年,成了一系列的自创收藏品。
洪广炎,古玩收藏爱好者:“我原本想说把它们当成印泥盒,后来发觉它们挺可爱又漂亮的,就越买越多,还无意中发现上面是十二生肖的造型,所以尽量收集。”
收藏家建议,要收集古玩,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别贪图便宜,也应保持谦卑,不断学习,让历史轨迹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