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留艺 | 书画家林子平:若有来世 还是要做画家

已故书画家林子平(1921–2025年)在耄耋之年仍没有放下画笔。他曾笑言:“我如果睡得好,我很有精神,我就是要作画。”

对他而言,画画不仅是创作,更是他与生活的对话,是生命的延续。 自幼痴迷书法与绘画,林子平早年以写实风格捕捉新加坡的溪流巷陌。

他也钟情自然,尤其爱画树,像是他对生命的凝望,也是对家园的深情记录。在2019年制作的《星期二特写》之《人生八九十》系列中,他说:“我是爱国的画家,画家应该先画自己的土地。”

千禧年后,林子平创出“糊涂字”,以粗犷线条和抽象意境,开辟独树一帜的艺术天地。童心未泯的他,也爱在创作时挥洒鲜艳色彩。

年轻时游历各地汲取灵感,作品逾万件,勾勒出家园的生动剪影。即使年近百岁,他仍每日思索如何画得更好。刻下“惜余年”印章,寄托“人生苦短,艺术千秋”的信念。 他坦言:“艺术这条路很长,高高低低,一直在摸索。”

这份执着,带着人间的况味——不问名利,只求健康地画下去,快乐地活在笔墨间。他曾说:“我不敢想到明天,也没有想到钱的事情,就是希望好好地保养身体,天天能够写字画画。”

林子平曾说:“如果来世的话,我还是希望做一个画家,太美好了。”他留下不朽的笔墨,如他笔下的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他的艺术,带着生活的温度与对美的执着,继续在新加坡的文化脉络中启迪后人。

相关标签
  • 光影留艺
  • In Their Light
  • 林子平
  • Lim Tze Peng
  • Chinese calligraphy
  • 光影留艺

    《光影留艺》系列短视频,精选《星期二特写》历年艺术家纪录片,呈现刘抗、郭宝崑、潘受、黄荣庭、巫漪丽、林子平、吴丽娟、陈瑞献八位本土艺术大师的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情,记录本地文化启蒙与发展脉络。旨在唤起公众对本土艺术的共鸣,配合文化通行证计划,鼓励大家热情参与艺术活动,让欣赏本土文化成为日常。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