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一轮的关税今天(7日)生效,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高达41%的对等关税,其中新加坡维持着10%的基准关税率。
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主管兼执行董事全德健表示,虽然说这是“坏消息里面的一个好消息”,但10%的关税率还是会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不过,面对特朗普计划对进口半导体芯片征收约100%的关税的消息,全德健指出,遇上100%的税率,新加坡未必能撑得住。“毕竟,你的利润没有100%,我们的利润最高也是双位数,可是没有达到三位数,所以100%对企业的打击会很大。”
全德健建议企业提升生产力,节省成本,以进一步提升生产量。而员工也应该提升适应能力,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全民一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关税加剧成本问题 本地制造业也不例外
关税将继续为本地制造业带来影响。新加坡制造商总会理事曾海强说,其他区域国家面临更高的关税,所以有很多企业也许会开始考虑将部分生产运作转移到关税更低的新加坡,以降低整体成本。不过,在这之前,企业必须清楚知道各个生产国的生产条规,也需要得到相关认证,因此也存有困难。
而对于本地的高科制造业,这次关税也加剧了企业成本高、人力短缺的问题。曾海强表示,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技术人员的不足。他说,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推动企业的自动化,以提高制造业的产量及效率。
成立五个委员会 增强我国经济韧性
为应对接下来的经济挑战,领导新加坡经济韧性工作组的副总理颜金勇宣布成立五个新的委员会,针对我国各方面的长期发展做各方面的策略检讨,包括如何加强新加坡在全球的竞争力、借助科技与创新把握新机遇等。任命的委员会领导者当中也不乏新入阁的成员。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兼政治观察家陈庆文博士表示,这一举措是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即时回应,更是具前瞻性的规划。
“经济对新加坡的生存与繁荣至关重要。因此每位领导人员都应具备对经济问题的敏感性,并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熟悉度。我们不能做出软弱的回应,它必须是果断的,它必须确保我们能够继续推进贸易,吸引投资,并使新加坡企业和政府也能够继续在海外投资。”
同时,全德健也建议我国加强与其他亚细安国家抱团合作,比如新柔经济特区就是很好的案例。新加坡也应加强非美国的出口业务,强化本地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进一步提升“新加坡制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