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新公寓项目女皇镇的 Penrith 和金文泰的花柏水岸,开盘大卖,分别售出 97% 和 86% 的单位。早前推出的Skye at Holland 开盘首日更是售出 99% 的单位。为何本地私宅销售如此火热?是针对有所需求,还是市场过热,出现 “泡沫” 迹象?目前进场还合适吗?
新楼盘热销现象 背后因素有哪些?
合登集团数据分析高级总监李思德指出,几个新楼盘热销现象的主要因素,其一,稀有地段,如金文泰的花柏水岸,不仅位于学区房区域,也是面向裕廊乌鲁班丹蓄水池的最后一批住宅。其二,地理位置便利,靠近地铁站;再者,一些区域很多年没有推出新私宅项目。
他也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推出的关税政策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似乎并不如预期那般显著。同时,今年第三季度,新私宅与转售私宅的价格差有所缩小;而低于2%的贷款利率,也对买家构成了吸引力。
楼市降温措施下 购房者该如何权衡风险?
针对目前私宅市场购买中的“投机成分”是否偏高,李思德认为政府的降温措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机行为。
政府在7月也宣布,私宅房地产房屋持有期从三年延长到四年,各级别的卖方印花税税率也分别调高四个百分点。部分人因此选择不卖,减少了市场供应,使有购房意愿的买家转向新楼盘。他指出,当下市场中的投机成分并不高。政府监管严格,购房者偿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薪水的55%,金融管理局也以4%的中期利率评估贷款额,每月偿还利息约以2%计算。印花税持有期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了投机空间。
Providend财务顾问副主管罗永成则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多数国人更倾向于选择房地产作为投资,因为这是一种 “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而本地房地产长期来看依旧呈上升趋势,作为投资或许也比较安心。他补充,大环境中利率回落,也使购房变得相对容易。他认为,市场上还是存在着一定 的“投机”心理。
不过他提醒,买家必须评估自身偿还贷款的能力与风险。虽然本地经济受影响程度不如预期严重,但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若经济逆转,可能影响就业与收入。他指出,利率曾在 2022 年一度升至 4%,购屋者应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如果类似情况再发生,自己是否仍能负担贷款。
如今市场有出现“泡沫”的迹象?
李思德在讨论中解释,通常政府推出降温措施后,市场一般会经历三至六个月的调整期,如今我们就处在这样的阶段。此外,许多买家意识到,明年的新项目价格可能会更高,因此选择趁如今还能负担时入场,所以才出现热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