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香料的烹饪与养生窍门

烹制美味佳肴少不了香料,它们在新加坡的人文历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英殖民地时代,新加坡曾是香料贸易的重要港口。那时的乌节路,种植了许多香料树。新加坡公园局福康宁公园处长许保强分享道:“过去一盎司的肉豆蔻,就要普通人半天的工资才能买到。” 胡椒等香料,曾经价比黄金。

辣椒在东南亚的常见应用

在众多常见香料当中,辣椒是使用最普遍的香料之一。淡马锡理工学院食品、营养和烹饪科学系讲师吴曼超指出,辣椒广泛存在于各类菜肴中,常与其他香料搭配。从科学角度来看,不同食材之所以能相互搭配,是因为它们共享一种或多种风味化合物。

辣椒的辣味和灼热感来自辣椒素;当辣椒与同样含有辣椒素的黑胡椒等材料搭配时,能产生更多层次的辣感。而含有果香的辣椒,与同样含有果香的香茅搭配时,又产生了新的口味碰撞,这常见于泰餐中。而有些香料只溶于油,需要在高温的油中翻炒,激发它的香气,这也就是中餐制作中,“爆香”香料的做法。

新传媒中文时事组编导张冠印也分享说,《星期二特写》播出的《香料密码》系列节目,其中就有一集以辣椒为主题。

他们前往印度的贡土尔拍摄,那里是全球最大的辣椒贸易市场之一。在那里,当地人一星期至少会吃4公斤辣椒。他们会与邻居一边使用石臼捣辣椒,一边聊天唠家常,整个过程可持续两个小时。他认为这样的香料制作增进家人和邻里的感情,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药食同源 香料烹饪与入药的效果

郭美伶中医师提到,在中药典籍中,对食物本身的药用功效也有特别讲解。但在药膳或真正入药时,需要讲究用量和处理方式。

就香料而言,她说许多香料其实都具有养生和治疗功效,例如姜、贝奇、当归、豆蔻、丁香等,各有不同疗效。以姜为例,广东人煲汤、蒸鱼时常用它,去腥增鲜;姜茶则有助缓解感冒、胃寒、恶心想吐等不适症状。中医最常见的搭配是姜与红枣,用来调理脾胃。

肉豆蔻属于温性药材,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适合肚子偏寒的人,有暖胃、暖腹、健脾的功效,亦适用于容易腹泻的体质。外用时,以肉豆蔻油涂抹腹部,效果也不错。作为香料,它常与其他调味料搭配,尤其适合肉类料理。肉豆蔻粉撒上一点,或少量泡入红茶中,搭配苹果和红糖,养生效果也很显著。

针对新加坡炎热的气候,郭医师建议,可以使用斑兰叶来搭配温性的香茅一同煮水饮用,清热解暑;也可以尝试香茅水熬煮后,挤入柠檬汁,解暑助消化。

自制天然有机杀虫剂

新加坡公园局福康宁公园处长许保强也建议,公众可以在家中种植比较容易养植的香料作物,例如斑兰叶、生姜、青柠柠檬等。若遇上害虫,可以自制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制作材料包括大蒜、洋葱、胡椒和少许醋,放入水中稀释后,喷洒在被害虫侵蚀的植物部位上即可。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香料
  • spice
  • 辣椒
  • chilli
  • 杀虫剂
  • pesticide
  • pesticides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