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世界泳联世锦赛开幕 选手盼主场作战展实力

2025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今天正式开幕,去年在泳联世锦赛中出师不利的我国女子水球队,寄望能在本届赛事中争取更好表现。

女子水球队选手王宣融是第二次参与在本地举办的国际赛事,她认为熟悉的环境将成为东道主的重要优势:“我觉得我们有主场优势,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每天训练的场地,然后新加坡的天气啊,还有水温,吃方面,已经都是我们天天在做了。”

她相信,这次世界锦标赛能让她们以更好的状态展现此前所学到的东西。

这一次世锦赛,新加坡队将派出72名运动员角逐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和公开水域游泳五个项目,当中32名运动员是首次参加世锦赛。

全职训练才能有好成绩?

运动员要夺下奖牌需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新加坡有好几位全职运动选手的成绩亮眼,例如羽毛球选手骆建佑,在202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世界冠军,还有水翼风筝板运动员墨士廉,去年在巴黎奥运会拿下铜牌之后,目前也获准延缓服兵役,为2028年奥运做准备。

成绩优秀的他们经常会成为有体育梦想的孩子们的榜样,但要争取最高荣耀,是不是一定要踏上全职运动员的道路呢?要成为全职运动员需要付出什么牺牲?

职业运动员前途茫茫?

王宣融表示,自己曾有两次机会成为全职选手,但最终都没有作此决定。
“我不会把它称为全职因为没有拿薪水的,所以大多数的球员都是水球爱好者。当我要考虑做全职运动员的时候,我会有实际上的考量,比如说退役后了以后,我的收入会是怎么样的。”

她指出,新加坡社会更注重的是学业和职业发展,但运动员需要付出很多牺牲,相信这是很多人在对运动生涯的考量。

前职业篮球选手、现任篮球教练郑丁论分享说,当初自己会踏上职业运动员这条路是因为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曾是篮球运动员的父亲鼓励他趁年轻时去尝试,而且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不错,才决定走上全职道路。关于薪资问题,他表示支撑一两年没有问题,“你越打越好,可能会起你薪水。”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体育与运动科学部高级讲师詹岦頵博士表示,当全职运动员并不简单。但如果不是全职,就不会有足够时间训练。若还要兼顾学业或工作,就更难维持系统性的训练。他强调,休息对选手来说非常重要,而全职选手的休息时间又是固定安排的,因此如果有其他兼职是很难维持的。

职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

竞技生涯之后的退役与转型也是选手们常面对的课题。新加坡有不少例子,包括“蝶王”约瑟林去年加入创投行业、“蝶后”陶李创办游泳俱乐部成为教练,以及乒乓女将冯天薇退役后在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任职。

詹博士指出,相比过去,如今社会已在进步,经济状况也在改善,更多家长对于孩子当全职选手已变得较为开放。对于一些资深选手而言,若取得一定成绩,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发展前途方面,国家在他们退役后会有所安排。

詹博士认为,本地应更注重幼苗的培育。他指出,孩子在小时候接触运动时,难免会遇到瓶颈,甚至放弃原本练习的项目。因此若要培养足够多的优秀运动员,就需要有更多孩子参与其中,无论是以业余方式还是朝全职发展,都会推动本地运动水平持续向上。

更多相关报道,请浏览《2025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专页

想看到更多世锦赛实况转播?点击https://www.mewatchsg/wch2025了解更多。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Talk of The Town
  • 2025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
  • 职业运动员
  • World Aquatics Championships
  • 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