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机?十分钟不看手机就浑身不自在?本地电信公司星和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八成国人因为长时间看屏幕而感到精神疲惫,不过真正能放下手机的却寥寥无几。心理咨询师警告,长时间看手机可能导致认知退化,甚至增加孤独感。
对手机感到疲惫 为何仍难舍难分?
作为Z世代的Capital 958实习主持人陈瑞敏坦言,一个小时不查看手机就会浑身不自在。有人曾经对她说:“要在职场证明自己靠谱,就要第一时间及时回复信息”,这句话给她带来负担,也令她开始对手机产生焦虑感。
手机是我们的工具 我们不是手机的玩具
沉迷手机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乐龄人士也难逃诱惑。新传媒艺人刘谦益分享说,自己曾经每晚花一到三个小时躺在床上看手机,时间久了就腰酸背痛。在发现这个坏习惯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后,他终于在今年初开始改变习惯。他也不断提醒自己,手机是我们的工具,不要被动地沉迷于手机,不然你就会成为手机的玩具。
手机的确能带来许多娱乐和乐趣,不过心理咨询师潘名恩提醒说,手机看多了除了会越看越累,也可能因为只有单方面接收资讯,没有回应这些资讯,而导致认知方面的退化。常看手机也可能衍生出攀比心理,总是看到其他人晒出一家人和乐融融的视频,或许会凸显自己的孤独感。
心理专家:焦虑是手机失控第一道警讯
潘名恩指出,以下三点能看出自己是否已经被被手机“绑架”:
1.使用时间是否已经超出原本的计划;
2.使用手机时是否产生焦虑感?听到手机提示就心跳加快;
3.工作效率和专注力是否因此下降。
遭手机绑架 如何赎回生活?
要如何摆脱数码压力,建立对手机使用的掌控感?潘名恩有以下建议:
1.有意识放下手机。例如:吃饭时不用手机。
2.不把手机放在身边。例如:睡觉不把手机带进房
3.进行数码排毒
4.上班族可以区分私人和公事手机
5.要有目的性的使用手机,而不是无聊就拿起手机。
我们习惯随手拿起手机,却忘了什么时候该放下。就如同刘谦益说“手机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不是手机的玩具”。手机是工具,不该变成主宰生活的“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