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成人少读书影响读写?学者:碎片时间也能深度阅读

国家图书馆刚于9月13及14日的周末免费赠送6万本二手书给公众。除了一次性豁免之前图书逾期未还的罚款,还计划截至今年为止每周为300名公众免费送书上门。图书馆这么多的举措,是否说明国人读书需要更多的推动?阅读习惯在科技光速时代有所变化,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读书人增加  乐趣却减少

与2018年相比,本地阅读书籍的人数其实略增了3%。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调查显示,2024年我国近九成的成人每周阅读超过一次。然而,其中76%阅读新闻,65%阅读社交媒体或网络文 章,只有28%的人阅读书籍。如今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而且求快求新,读书俨然已不再是最有效途径。

早前8视界发起投票:62%的投票者说他们阅读是为了获取更多知识,25%为了娱乐和放松,10%是为满足工作和社交需求。国家图书管理局合作交流部馆长苏琳丽表示,目前电子书借阅量已经占图书馆整体借阅量的38%,纸质书借阅比例比以前下降。另外,国人阅读图书的愉悦感也在减少。国家图书馆希望推出多项举措,重新吸引更多国人回到图书馆,再度爱上书香。

不同的年龄层有不同的阅读习惯

新文潮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汪来昇表示,本地老中青三代,阅读的喜好各有不同。年轻人喜欢搞怪有趣休闲类的书籍,会选择虚构文学以及跟学业有关的书籍。中年人有经济能力,会偏爱跟自身专业或与社会议题有关的书籍。他们也爱看旅游书。较年长人士则更加倾心于休闲,还有能有助于掌握新时代小知识的书,以及跟临终服务、生死等老人课题有关的图书等等。

碎片时间  不妨碍深度阅读

图书馆不只是多方推动阅读风气,还要鼓励国人重新掌握深度阅读的能力。有调查指出,新加坡35岁以上成年人英文读写能力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新加坡书籍理事会主席陈志锐博士对此深感可惜。

他说所谓读写能力,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能读能写是一种重要的个人提升技能,在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是重要的。碎片化的阅读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和积累,会影响自学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他认为人们仍然可以善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深度阅读,还是可以利用多感官来享受沉浸式的体验。关键是阅读的时候不要“浮光掠影”,留于表层。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Talk of The Town
  • 阅读
  • reading
  • 国家图书馆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