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国与美国博物馆接连爆出艺术品失窃案,看似遥远的危险,其实可能离我们很近。我们家中的传家宝、名表和珠宝等贵重物品,应该如何妥善保管
防盗系统不是一次投资 需要不断更新
新加坡保安协会副会长林子菱指出,新加坡治安良好,许多家庭的防盗概念仍停留在把门锁上就足够的阶段。而有些家庭,又或许在安装类似闭路电视等设备后,就觉得可以“一劳永逸”。事实上,无论是闭路电视、门窗锁具还是警报系统,如果多年不更新、系统版本过时、储存容量已满却无人管理,那么这些防护措施很可能形同虚设。她强调,居家安全必须是一个持续更新、长期维护的过程,而不是“一次安装,永久安心”。
年轻人与中年人的防盗意识大不同
另一位嘉宾,室内设计公司总监姚绍良,十年来接触众多客户,他观察到不同年龄层对贵重物品的保管意识明显不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保管财物的知识储备较少,很少主动安装保险箱。而40岁以上的业主几乎“百分百”会要求在家中安装某种形式的保险箱或保险柜,甚至在装修时特别要求加入隐蔽储藏设计,“比如‘暗格’”。他的客户群中,年纪越大对防盗设计的需求越高。
姚绍良透露,大型住宅中打造密室、隐藏储物墙或暗格已不罕见,而较小单位则会采用伪装式柜门、隐藏抽屉、无把手的隐形锁等方式。
从银行保险箱到创意藏宝:民众如何守护财物?
《狮城热话》主持人苏美兰在958电台征集听众的“藏宝”方法,结果“创意百出”。有人把金饰藏在冰箱冷冻层,有人把现金封好放入马桶水箱,还有人将耳环装进药袋,塞入不透明保健品瓶,再锁进抽屉。还有人想到了将珠宝典当给当铺,需要时再买回,利息不多,当作是另一种的"寄存"方式。
而本地银行也观察到,越来越多新加坡人选择将贵重物品委托给银行保险箱。《狮城热话》询问三家本地银行,数据显示保险箱的整体需求保持稳定。大华银行透露,银行超过2万4000个保险箱的使用率达70%。华侨银行则指出,今年保险箱的申请量比去年增加了约20% 。星展银行说,需求一直在,有顾客甚至租用保险箱长达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