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职场公平法案》为受歧视者撑起保护盾

身为雇员或求职者的公众,如果认为自己因年龄、国籍、性别、婚孕状态、家庭照料需求、种族、宗教、语言、体障或精神状况,而遭到职场歧视,现在有了《职场公平(纠纷解决)法案》,就可通过正式渠道解决纠纷。将于2027年生效的新法案,你我该如何善用?

只需提出申诉  程序明确易懂

《职场公平法案》旨在维护职场和谐,为遭雇主歧视的人士提供友好、便捷且高效的纠纷解决程序。雇员或求职者只需提出申诉,雇主就必须回应。另一方面,雇主也将受法律保护,免于受无理申诉纠缠。

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接受《狮城热话》访问时指出,根据法案,申诉者首先应通过公司内部的申诉渠道,寻求解决。不能成功化解,就进入第三方调解程序。

调解失败,案件才由法庭裁决。索偿少于25万元,由雇佣纠纷索偿庭处理。索偿高于25万元,将交由高庭解决。

法案将法庭仲裁列为最后手段,是希望纠纷的双方可以尽量大事化小,和平解决。

陈荣俊律师认为,这样的固定程序一目了然,对员工而言,是一颗定心丸。

怎么辨认职场歧视?

许宝琨部长强调,是否受到职场歧视不能靠感觉,而要满足两个先决条件:

一、雇主行为是否违反年龄、国籍、性别、婚孕状态、家庭照料需求、种族、宗教、语言、体障或精神状况的《职场公平法案》的保护特征;

二、雇主行为是否导致负面结果,如不获升职、不加薪甚至被解雇。

把握申诉期限  收集充足证据  是成功关键

根据法案,如果求职者认为求职过程受歧视,必须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诉。 在职者的申诉期限是半年,结束雇佣关系之后的期限是一个月。

至于申诉期是否太短,许宝琨医生说,求职者觅职无数,一个月期限能减少记忆错误的可能性,也能鼓励求职者及时行动。

在职者需要收集证据的时间则更长,期限设定为六个月,也还是合理。

为使纠纷妥善解决,许宝琨提醒申诉者要充分掌握被歧视的证据,包括电邮、简讯甚至同事的口头证据。陈律师则强调记录证据要及时,才能减少错误、发挥应有作用。

《职场公平法案》是为有效杜绝职场歧视现象而确立。但也期望大家未来能朝 “不靠法律,也能自觉营造和谐公平职场文化”的方向而努力。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Talk of The Town
  • 职场公平法案
  • 职场歧视
  • workplace fairness bill
  • workplace discrimination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