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中央医院与政府科技局历时三年研发和试用的人工智能绘画应用程序——Pensieve-AI,只需测试者简单绘图,就能在五分钟内初步筛查失智风险,准确率高达93%,有望成为未来脑健康检查的一项便捷利器。
失智症的“前期”阶段,也被称为轻度认知障碍,其症状未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容易被误以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此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将有40%的概率在五年内恶化成失智症;反之,若能及早识别并加以干预,则有机会延缓甚至逆转部分症状。
你的健忘是失智前兆?关注几点关键
国大医院神经内科顾问孔希文医生解释,日常健忘与病理性认知障碍之间有明显区别。一般因疲劳或分心造成的遗忘是暂时的,可通过回忆找回信息;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会频繁出现遗忘,而且难以恢复。
Pensieve-AI首席研究员、新加坡中央医院精神科高级顾问医生廖道明副教授进一步举例,忘记自己是否吃过早餐不算严重,但若忘记自己曾就医或参与过重要事件,则应提高警觉。
医生建议,凡是年纪渐长、出现记忆衰退迹象,或家人注意到明显的认知变化者,都应及早接受相关检测。廖医生指出,目前虽无强制筛查标准,但对失智风险有所担忧的民众应主动就医,不要把所有健忘当作自然老化。
护脑并非老年课题 年轻时多学习可延缓脑退化
7月22日是世界脑健康日,健康的身体,从“头”开始。大脑作为控制身体思考、判断与生活能力的中枢,其健康直接影响生活品质与独立能力。除了定期检测,日常习惯同样关键。医生强调,“护脑”并不仅仅是年长者的功课。
医生鼓励从儿童期起就培养良好的用脑习惯,包括阅读、运动与足够睡眠,并维持到成年与老年阶段。廖副教授以“银行存款”比喻脑部储备:“年轻时多储备,年老时就多一分保护。”
廖医生指出,适量用脑、益智游戏、社交活动如打麻将都能有效活化脑部,“脑就像肌肉,用得多才不会退化。”但他也提醒,长期压力过大也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记忆力下降、血压升高,甚至增加脑部病变风险。
吃脑补脑无依据 地中海式饮食最护脑
在饮食方面,两位医生一致推崇“地中海式饮食”。孔医生建议多摄取各种颜色的蔬果、深海鱼类、橄榄油和坚果等优质脂肪,同时应避免高糖、高油、过咸与高脂加工食品。至于“吃脑补脑”的说法,医生明确表示缺乏科学根据,健康均衡饮食才是关键。
保持脑部健康,是一场终身马拉松,而非等到老年才开始关注的课题。从饮食、运动、情绪管理到定期检测,每一步都可能是预防失智症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