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最新发布的选后调查显示,人民行动党的可信度略微下滑,工人党则维持不变。选民给予这两个政党的积分同样平均为3.9分。
可信度微跌,支持率却上升。对此,参与调查的高级研究员张家绮博士分析说,在当前大环境下,选民对政治的要求更高。人民行动党执政60年,曾有亮眼表现,因此公众对其期望值随之提高,评分时也更加苛刻。
另外,这届大选中有74%的选民认为生活费非常重要,比2020年大选增加27%,也是历届大选最高。 其次是就业情况、邻里设施和组屋翻新、以及政策公平等民生课题。 张家绮博士认为,这也更有利于执政党,因为反对党在民生课题上“比较没有资源争取选票”。
年轻人偏好现状 动荡环境与政治认知不足是因素
今年5月的全国大选,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比上届更高,达到65.57%。有别于一般印象,调查发现年轻选民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反而是40岁以上的选民更支持政治多元。
张博士指出,在大环境动荡的背景下,相较于政治理念,年轻人更重视温饱和就业问题。他们当中有些是首投族,对目前的政治环境未必了解,因此选择保持现状。
较年长和富裕的选民也因为目前的整体情况对他们更利好,所以更支持执政党,并且在国会解散前就已经做出决定。
可信度称霸 选民最信任主流媒体及其数码内容
与五年前相比,这届大选的候选人更善用社交媒体,通过短视频和播客拉近与年轻选民的距离。候选人也继续透过主流媒体以及其制作的衍生内容,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接触不同偏好的选民。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主任彭丽珊副教授指出,主流电视、广播和报章及旗下的数码平台,是所有年龄层选民在获取选举信息时最信任的平台。这也显示了主流媒体往数码内容转型已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