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第一次打球就摔“破相” 温和匹克球背后有什么风险?

近几年,匹克球在新加坡掀起了一股热潮。这项运动看起来很温和,结合了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元素,能够轻松上手。不论是年轻上班族还是银发族,都被它的节奏和乐趣所吸引。然而,根据亚洲新闻台报道,有诊所观察到因匹克球造成的运动伤害个案数量,相比去年已增加一倍。

装备、姿势、热身 三道防线都不能少

匹克球爱好者冯慧敏分享了亲身的“惨痛”经历。她第一次打匹克球时随便穿了一双跑步鞋上场,结果在接球时,因跑步鞋抓地力不足、周围支撑也不够,无法及时停下而摔倒,脸部、嘴唇及膝盖都受伤。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的骨科专科医生韩富财医生指出,因为穿错鞋子而受伤的案例比较普遍,约占匹克球运动受伤案例的10%到20%。同时他也解释说,匹克球的球场小、速度快、球拍短,这些特性导致在玩匹克球时,需要进行急停和快速转向。普通跑步鞋的设计是向前冲刺,不适合匹克球的急停、急转需求。

韩医生补充,许多新手沿用羽毛球或网球的握拍方式,不正确的姿势,加上匹克球在较短距离,对小球拍的冲击,更容易导致肩膀、手臂承受更大作用力,导致肌腱拉伤,或手腕受伤等。

冯慧敏摔伤后,并没有放弃这项运动,但为了更好地继续,她做了明智的选择,立刻买了专业匹克球鞋,并找教练学习正确的步伐和打球姿势。

她也分享了在球场上的观察,指出球友们常忽略的风险。由于球场很难租,许多人为了争取时间,经常没有做好热身或者忘了戴上保护眼镜的护具就兴奋地开始打球。这是不可取的。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过度劳累。她曾经也因为连续玩太多场,一个不留神就扭伤了脚踝。

此外,韩医生建议,对于有旧伤但仍想尝试的爱好者,应先咨询医生,了解旧伤情况。如果是轻微的伤,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改善,并充分热身、拉伸,避免再次受伤。而使用脚踝护具、护膝等辅助装备,并在专业指导下练习,能有效降低运动风险。

跌伤后记得“RICE”

万一发生扭伤或跌倒,应立即采用“RICE”原则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

R(Rest) - 停止运动并休息

I(Ice) - 冰敷受伤处,消肿止疼

C(Compression) - 用膨带加压,避免肿胀

E(Elevation) - 把伤处抬高,防止血液积聚

韩医生总结道,通过正确的装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对身体信号的敏锐觉察,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更好地在这场运动中保护自己,让健康与乐趣长久相伴。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Talk of The Town
  • 匹克球
  • pickleball
  • 运动伤害
  • sports injuries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