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贪”是陷入网络骗局的主要原因?

诈骗和网络犯罪日益猖獗,警方最新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2024年相关案例持续上升,其中诈骗案超过5万起。受害者损失金额也增加七成,高达至少11亿元。

《狮城热话》在8视界YouTube频道发起网络投票,问大家:你认为网络诈骗受害者通常为什么会陷入骗局?

有 74% 的网民认为贪心是受害者陷入网络骗局的原因;14%则认为是因害怕心理;有6%认为是由于恻隐之心;5% 则选择了其他原因。

认为“贪”才是受骗原因 对受害者不公平

受访的两位嘉宾都表示,不能武断地认为“贪”才是受骗的主要原因。周泳伶临床心理诊所临床心理学家周泳伶博士说,这个说法没有同理心,也少了对受害者处境的深入了解。她指出,每个人都有被骗的可能,并不是不贪心就不会被受骗。有时候受骗可能是因为当下受害者的处境或是情绪因素,如紧张、孤单等。

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理事邱子殷说,罪犯往往会利用人的不同心理弱点来行骗,“贪”是人性弱点之一,但人性弱点也包括害怕等,这些心理弱点也可能被操纵。

2024年排名前五的诈骗类型是:电子商务诈骗、求职诈骗、钓鱼诈骗、投资诈骗和假朋友诈骗。而超过七成的受害者是50岁以下的中年人和青年人。

心理学家和防范罪案专家也曾受骗

邱子殷透露,他曾经是电子商务诈骗案受害者。有一次他在网购后收到一封来自邮局的电邮,让他补付1元的邮费。由于数额不多,他当下也没有细想,就填上信用卡资料。结果1元变1300多欧元。所幸他马上察觉,及时报案,也通知信用卡公司,所以没有遭受损失。

周博士坦言,她也曾误信社媒广告,以为能买到自己想要的饮料,而填写了自己的信用卡资料。她后来收到简讯才惊觉自己的信用卡资料被盗用。

高科技诈骗层出不穷 专家也没信心不受骗

警方报告显示,骗子最常通过社媒平台 Facebook 和 Instagram,以及通信应用 WhatsApp 和 Telegram 联系受害者。有的诈骗信息一眼就能被识破,有的则越来越逼真,尤其是当骗子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伪造科技,学会分辨真假信息就更为重要了。

受访的三位嘉宾都一致表示,如果熟人声音视频被伪造,他们都没有信心能识破。义安理工学院资讯科技系讲师孙磊表示,骗子的手段也在进步,不敢肯定以后能第一时间就识破骗局。

谨防诈骗:永不相信 持续验证

孙磊分享说,大家可以找出能验证的内容或是利用游览器的功能检查真假,也可以在登录时用多重验证等方式。

“因为我们在网络安全这一方面也经常会讲到:永不相信,持续验证。”

周博士说,在转账的那一刻,或许可以停下10秒的时间,深呼吸,好好想想,再去进行交易。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脆弱点都不同,所以会上当受骗的形式也会不一样。例如,从小缺乏爱、觉得孤单,就更有可能会落入爱情骗局。

邱子殷强调: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被诈骗,除了下载scamshield,也可以拨打24小时防诈热线1799查询。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online scam
  • Deepfak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人工智能
  • 深度伪造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