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邻里高楼抛物和噪音问题时有所闻,不少居民都曾有过类似的困扰。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符策翔分享,他选区就曾发生一起匹克球噪音纠纷,楼上阿婆因受不了匹克球的噪音干扰,向楼下球场丢鸡蛋。“幸好没有砸到人,但这非常危险。我们最终限制10点后不能再打球,同时给阿婆严厉警告,双方才妥协。”
注册建筑师兼室内设计师彭玉竹指出,装修过程中,敲墙、拆地砖、钻洞等“拆打”阶段的噪音最大,最易引起投诉。不过符策翔表示,装修投诉相对较少,因为居民明白“今天是邻居装修,后天可能轮到自己”,所以会互相谅解。
双层玻璃窗配密封条 新组屋设计更防噪
对于受噪音困扰的居民,彭玉竹分享了实用妙招:安装双层玻璃窗(Double Glaze)配合密封条,能有效隔绝声音。在靠近噪音源的地方放置地毯、厚窗帘、布艺家具等软装,可吸音减少反射。在门下加海绵条,既能挡灰尘也能降噪。
曾任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成员的梁振雄博士指出,一般60至70分贝才被视为噪音,但噪音感受其实有主观意识。人们在白天对背景分贝容忍度较高,若夜间或凌晨时段感受到则会更加受干扰。他透露,新组屋在材料和设计上已改善噪音问题:“20、30年前的组屋比较密集、围绕式设计,容易把噪音困在一起。现在新组屋会考虑如何让噪音传播出去,而不会困在某个地点。”
彭玉竹也建议,装修方应该主动跟邻居打招呼,提前贴告示说明施工时间,甚至可以送点小礼物,让邻居感受到诚意。符策翔总结:“先沟通,不要一开始就报警。有时只是生活习惯不同,多聊聊就能解决。最重要的是让邻居了解对方的处境,多一点体谅、少一点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