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亮点之一,是9月5日及6日在百胜楼举办的“回到老地方:新谣大合唱”演唱会。百胜楼是新谣孕育和成长的地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谣的全盛时期,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新谣歌曲在百胜楼发布。这次重返旧地举行大合唱,再次唤醒铁粉的集体记忆,传递温暖、凝聚人心。
此次免费的演唱会,出席歌手包括巫奇、邓淑娴和《游走的歌王》冠军组合闲杂人等。巫奇乐于有此良机,老友一见如故,像从未离开。
同台演出的Capital 958电台主持人之一的林灵芝和潘家镳,也经常参加合唱曲的录制和表演。合唱对他们来说能凝聚人心,共创群体的愉悦感。
新谣粉丝说新谣作为本土特别的音乐,让他们引以为豪,但也认为新谣必须以新的方式加以传承。
新时代新应用 新谣找到新舞台
尽管新谣千禧年后逐渐沉寂,不过时代又赋予它新的角色。音乐治疗文学硕士讲师刘俐将新谣用于音乐治疗。她指出音乐治疗不限特定人群,不过50、60岁的个案特别对新谣有记忆、有感情,听唱新谣会激活他们的大脑,音乐与脑波频率产生共振,有助中风、失智或精神疾病患者控制病情、表达自己。
刘俐表示一般人或唱或弹或听音乐,都能舒缓精神、放松肌肉或激发想象力。不过有特别需求的,如特需儿童或临终病人,最好还是咨询音乐治疗师,以更全面地、根据个别治疗目标和病人的音乐喜好,去对症处理。
音乐疗愈身心 有科学根据
现代华乐音乐人,鼟乐团联合创办人兼创意总监黄圣苗博士则走中西合璧路线。鼟乐团和新加坡理工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双耳节拍有舒缓焦虑和减轻压力的功能。乐团于是结合音乐与科学,推出相信具疗效的音乐专辑《抚慰之音》与《正念之音》,并将在这个月底举办一场沉浸式的“五行音乐会”,让参与者体验被这类音乐围绕所带来的松懈功效。
回到老地方:新谣大合唱
时间:9月5日、6日,6:30PM
地点:百胜楼一楼广场
入场免费,欢迎观众一起加入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