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私人保险机构Singlife的调查显示,长期照护的每月平均费用可高达近3000元,财务规划师表示这个金额其实是一个参考上限,在没有津贴的情况下,最终可能介于2000元到1万多不等。具体费用会因为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所选择的照护模式,而有很大的不同。
什么情况下会需要长期照护?
新加坡中央医院首席医疗社工陈俐霖解释,长期照护就是帮助那些无法完全自理的人处理日常生活。一个人如果在洗澡、穿换衣服、进食、如厕、转移和行走,这六项日常活动需要别人的帮助完成,他就就需要长期照护。
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费用主要看病人的情况有多严重,需要什么样的照顾方式,还有家里有没有人可以帮忙照顾。有些家庭可能只需要日间护理服务,有些可能需要全天候的照顾,所以费用会有差异。
长期照护费用包括什么?
Providend财务顾问副主管罗永成分析,最基本的长期照护费用,通常聚焦在维持生活日常功能与基本人身安全所需的开支。当中就包括食物上的花费,例如营养餐、补品、奶粉等;日常照护用品如尿布、湿纸巾;照护服务费,包含了看护的费用、交通与复健费;日常生活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或居住环境方面需做出的调整,如安装坡道等。
按照不同照护需求的费用来估算,最基本照护费用介于2000元到3000元,聘请女佣或护工的话费用约往上增加到3500元到4500元。入住协助型居家照护机构则需要大约3900元到4400元,如果是疗养院的费用则是大约5500元到1万1000元。不过这些费用其实不包括补助和津贴,如果符合条件,政府津贴后,入住疗养院可能可以到1000元以下。
长期照护费用支付方式
罗永成指出,在有一般退休规划的情况下,国人能以这些方式应付长期照护的费用:终身保护计划、终身保护补充计划、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个人投资收益或储蓄以及政府津贴。
陈俐霖表示,若是病患和家属有需要,其实可以通过护联局寻求帮助。护联局会评估个人情况,推荐适合的援助计划,比如居家看护津贴 (Home Caregiving Grant)、外籍女佣减税计划,或是申请日间护理中心和居家护理服务。
长寿不再是问题 健康老去是重点
新加坡管理大学幸福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宝莲教授表示,我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做出了相当全面的努力,当长寿不再是问题,未来更需要聚焦如何做到健康地老去。
她认为,新加坡人普遍上都花很多时间来经营事业,以勤奋工作为傲,但这是有代价的。我们或许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人际关系和个人兴趣与爱好。对一位专业人士或者是成年后几乎都在努力工作的人来说,就算有足够的储蓄、身体无大碍,最大的威胁其实是与社会脱节。
“我们是否准备好完全停止工作,有一天真正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成为一个拥有闲暇时间的人?但如果你没有闲下来的能力,那么可以想象未来的日子会有多漫长。”
郑教授觉得我国或许可以借鉴日本,鼓励和年长者在自己的邻里社区里建立互助网络,邀请刚退休的居民协助管理社区,例如经营社区厨房、管理活跃乐龄中心、策划活动和节目,为其他居民提供一个可参与和保持练习的平台。
陈俐霖也建议提前规划照护方式,第一步是跟家人沟通,讨论将来希望怎样被照顾,是想在家里还是去护理机构;第二是评估居家环境,如果选择在家接受照护,要看看是否需改造,比如安装扶手、防滑垫等;第三是了解各种长期护理选项,包括居家护理服务和日间护理中心等。最重要的是让家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这样才能及早做好适当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