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一段时间出现天天下雨的情况,现在又热起来,最近几天似乎只是局部地区下阵雨,岛上其他地方甚至完全没受影响。研究大气科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特聘副教授许智扬博士说,局部地区下雨是季风交替期的正常现象,预料会持续一段日子,跟全球变暖无关。
季风交替期常见局部下雨
许教授表示,这段时期的背景风场特别弱,很容易形成大约10公里范围的小型系统。这时候人们容易感受到全岛只有部分地区在下雨,而且只维持一、两小时。若是开车时迎面遇到,10公里的下雨范围五分钟就走完了,很容易感觉雨只是一下子就结束了。
根据国家环境局今天(10月1日)发布文告,本地即将进入季风交替期,接下来风向多变,雷电也会增多。预计未来两周大多数日子,从上午晚些时候到下午会出现雷阵雨。
赤道国家的天气预报为何不准?
出门前许多人都会看看天气,尤其是有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过也有人反映说天气预报似乎不太准确。许教授说,新加坡位处赤道,热带天气的特征之一是可预报性低,以目前的国际技术来说仅限于一两天。如果要了解天气状况,须在当天,太阳升起、地表加温、对流产生之后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在本地要看当天的天气预报比较准确。
解读风向雨势就能看懂天气预报
许教授建议下载国家环境局应用或通过新加坡气象署网站看实时天气预报(https://www.weather.gov.sg/weather-rain-area-50km/#)。除了文字预报,可以通过雷达回波图,了解雨势的分布。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蓝色到红色的雨势分布,这是雷达的电磁波通过雨点水珠反射,以不同回波的颜色深浅来显示雨势的大小——红色表示大雨,蓝色则雨势相对小。
许博士说除了看当下的雨势,从雷达回波的动态来判断下雨范围是否有扩大,颜色越来越趋向红色就意味着雨势加剧,颜色渐渐过度到蓝色则意味着减弱消散。
同时根据过去几个小时雨势的移动方向,就可以大概看出这场雨是否向着我们而来,就可以估计接下来的半小时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所在地。例如雨势的走向是往本岛东部走,我们就可以考虑先不去东部或等云雨过了才去。
更多台风和全球暖化有关?
以前一般来说,如果想要年底去台湾、日本游玩,一些人可能都会避开9月、10月的台风季。这几年强台风好像越来越多,最近还接连出现了好几个。许教授说,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发生频率虽然增加,但台风季节没有变长。
过去100年间,已经发生三到四次历时20年周期的台风变化,也就是说每20几年,就有几年台风比较多,再过一个周期可能又比较少,但这跟全球暖化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若把事件拉长到100年来看,现在的台风发生的频率确实比100年前高,这是因为全球暖化,海温增加的缘故。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强台风发生的几率会更高,因此节能减碳保护地球的努力不能松懈。
台风频繁 怎么规划出游计划?
许教授建议,避开台风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不要在各地的台风季节出游。如果必须去,可以在出游的前一周了解是否会出现台风及其路径,不过以目前的预测技术,台风的强度必须根据前一天的预报才比较准确。他建议出游者应有后备计划,当户外活动受台风天气影响时,有室内的活动可以进行。
今年头有预测说厄尔尼诺年底会退散,若迎来拉尼娜本地就可以稍稍降温。许教授表示,目前本区域还没有出现拉尼娜现象,不过有电脑模拟显示今年底可能出现,如果真的发生,本区域会更频繁地下雨,雨季也可能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