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居家照护不只靠爱 照护技巧与资源一次看

新加坡迈向老龄化社会,有更多年长者在生病之后回到家里疗养。他们因为中风、慢性疾病或者年老体弱,而需要长期照顾,这个责任往往就由家人承担。

看护者郑秀娟的母亲去年11月中风,因右脑出血,左边身体至今动弹不得。中风也导致母亲失明,再加上失智症的问题,母亲情况严重。秀娟需要使用转移和借力技巧帮助母亲下床或坐在轮椅上,也要和母亲做一些避免肌肉萎缩的运动。日常照料还有协助妈妈吃饭喝水,以及保持身体清洁,包括帮她洗澡、如厕和换衣服。

职能治疗师教你居家看护小技巧

这些日常小事其实也需要一些技巧。仁慈医院高级职能治疗师荘茵茹也是郑秀娟妈妈的治疗师,她在病患出院后上门提供复建服务,最常接触到中风、帕金森和失智症病患,通常会教看护者如何在家里协助病患,例如怎么使用医用器材、轮椅、各类支撑器材等。

把轮椅后方的防后翻部件(anti tipper)往下调整,能够帮助看护者支撑病患。

以使用轮椅或推椅为例,她发现许多看护者没有把轮椅后方的防后翻部件(anti tipper)放置好。她强调把防后翻的部件往下调整,才能够帮助看护者支撑病患。荘茵茹也在节目中示范更省力的推轮椅技巧,上阶梯时,双手握好轮椅手柄,单脚踩在轮椅后下方防后翻的部件上,让两个前轮先上阶梯,再将轮椅推上去。

为了确保看护者可以更好地照顾病患,陈笃生医院过去近两年通过模拟培训教室,教导超过800名看护者,掌握居家护理的技巧。课程内容包括:鼻胃管喂食、口腔吸痰等。看护者完成培训后必须接受评估,医院在确定他们具备居家护理的能力后,才会让病人出院。

陈笃生医院临床护士林诗凌说,和以往在病人床边直接教看护者相比,整合资源推出模拟培训课程后,效率提升高达八成。在培训教室上课,通常实践一两次就可以过关,但以往在病床旁边教导,可能要实践七八次才能掌握。

看护者也需关注自身健康

当照护成为日常,压力和疲惫感也可能随之而来。郑秀娟说自己刚开始在家照顾母亲时,感觉不知所措,非常无助。现在为了保持正面的心态,她每个月给自己放一天的假,请哥哥帮忙,确保自己有恢复精力的时间,出去吃吃走走,补眠充电。

其实看护者如果需要额外帮助,在医院时可以请院方介绍,也可以联系护联中心和援助咨询网等综合服务平台。护联中心几乎在所有本地公立医院都设有站点,同时也在社区设有人工服务中心。非营利组织仁慈医院和关怀机构等也有看护者援助计划,公众也可以拨打热线或登陆网站了解更多。

- 护联中心(AIC)热线1800-650-6060
- 援助咨询网 https://supportgowhere.life.gov.sg/
- 仁慈医院联络号码:63850288
- 关怀机构联络号码:62586601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狮城热话
  • Talk of The Town
  • 看护者
  • caregiver
  • 中风
  • stroke
  • 失智症
  • dementia
  • 居家看护
  • 老龄化
  • ageing population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