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新加坡福建文化节“闽风٠闽艺٠闽味”今天(11月7日)掀开序幕,公众这次能饱尝哪些福建美食?美食背后有故事;今年的文化节,又该怎么攻略?
祖籍潮州的新传媒艺人陈澍城,福建朋友众多,他因为旅游带团学会了闽南歌《一支小雨伞》,还为了演长寿句恶补福建话。
美食博主周恩绮的妈妈、外婆和奶奶都是福建人,她从日常中学会福建话,对奶奶的红龟粿更是念念不忘。
福建文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充满温暖的生活文化,这,正是福建文化节所要表达的。
福建隐藏美食 一次吃个够
燕丝球
福州会馆妇女组的林珍党特别推介福州隐藏美食“燕丝球”。燕丝球以裹着一层燕丝皮而命名。福州人爱吃的燕皮,是以瘦肉和番薯粉或木薯粉手工打成的,薄如纸张,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会有的好味道。燕皮切丝,包裹鲜美肉馅,就是燕丝球。
这次的文化节美食街将由15家闽属会馆携手呈献正宗福建美食。
干煸鸭
酒香排骨
除了福州会馆另两道家常菜“干煸鸭”和“酒香排骨”,还有红槽鸡、算盘子、扁笋、兴化米粉、荔枝肉等福建各地名菜。
猫仔粥 以小猫编故事
猫仔粥
福建会馆文化组主任林永车介绍,南洋东安会馆这次推出的“猫仔粥”,其实是一段民间佳话。
话说福建诏安孙姓大户,持家的祖母太夫人对长孙媳妇管教很严,只准她吃剩饭残羹。长孙心疼爱妻,心生一计,养起几只小猫,每天拿些鱼虾肉声称是给猫吃的,实际上用以熬煮营养丰富的爱心粥,给妻子进补,后来就变成远近驰名的猫仔粥了。
大菜饭
南安会馆带来的“大菜饭”则体现福建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文化。虽然大菜饭的主料是芥菜,可是在山区如安溪,人们偏于多用香菇和肉丝;靠海地区如东山、泉州,大家则选用海鲜,展现福建人即使生活朴素也要吃得精彩,是口味多变的一锅煮。
闽南歌具文化意义
福建文化节上众人高唱《福建人做阵行》,这是纪念福建会馆成立175周年而创作的歌曲。林永车解释其歌名的意思是“福建人一起走”,发扬福建人敢于拼搏的群体精神。闽南歌曲大家唱单元由林茹萍主持,错过今晚大家唱的朋友,星期天下午2点半到4点半还有一场。
这次的福建文化节也有制作红龟粿、发糕,还有拓印的亲子工作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网 址报名参与:
https://sghokkienfest.peatix.com/events
第八届福建文化节
日期:11月7日至9日(星期五至星期天)
地点:137直落亚逸街,福建会馆大厦
亮点:美食街,亲子工作坊、展览、闽南歌曲大家唱及文化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