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越来越多国人也转向其他替代工具,比如租车、共享汽车、德士等。随着国人出行需求更为多元化,哪种出行方式会最为划算?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承宪博士说,如果不常使用车子,私召车就是个很方便的方案;若需要长期、每天大量使用车辆,买车将可能是最适合的选择。而对于过渡性需求的情况,比如需要在两到三年间常常接送小孩的家庭等,其实就可以考虑租车。
租车行销售经理陈伟进也同意谢博士的观点,他说对于那些长期需要用到车子的家庭,若拥车证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内还是处于高价位,租车将会更为划算。
电动汽车共享服务突然停业 主因是无法应对大量需求
而针对本地电动汽车共享服务商BlueSG明天起(8日)暂停运营,谢承宪博士解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家当初在八至十年买的车队较大,而且全是电动车。但是电动汽车技术在近十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BlueSG的电动车性能可能已经无法跟上如今技术和需求的变化步伐。
另外,BlueSG在过去四年从14万增长到超过25万用户人数,这大量的用户使用量也会增加车辆耗损。
“有大量的使用者,那代表使用者的使用形态、驾驶行为会更多样。这会对汽车本身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这些车种都是单一的型号,在备料、维修这方面相对来讲,成本虽然比较低,可是它也失去它的弹性,所以没法应对更多的需求。”
传统租车服务表现良好 更多国人选择中长期租约
陈伟进表示共享汽车业者的暂停服务,或许能给传统租车服务带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他认为,运用BlueSG服务的用户会往别的共享平台去租车,但在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部分的用户可能会转向传统租车。
陈伟进也观察自去年以来,国人对中长期租车服务的需求相对提高。他说,约四、五年前,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士选择中长期租车方式。而现在外籍用户相对减少,因为他们可能考虑离工作地点或学校距离近的居住地点,用车需求减少。反倒是本地顾客数量,已经去年的20%到25%的占比,增长到如今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