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显示,高达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国大医院足踝和骨科外科部门主任方俊杰医生警告,约30%至40%的急性扭伤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很多人觉得脚扭伤之后,只要还能走就没事, 久了自己就好。但这样置之不理,可能会演变成其他更麻烦的隐患,甚至在晚年进化成关节炎等骨骼相关疾病。方医生指出,如果扭伤后出现激烈疼痛、肿胀或行走有困难,应该立刻求医,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普通扭伤大概一到两周内会自己消退。如果一到两周内还有明显症状,疼痛没有减轻反而更痛,肿胀更严重,就一定要去看医生。”
六个月内扭伤两次 恐是慢性问题警号
“在六个月之内,如果有两次以上的反复扭伤,患者就有可能是有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问题。”
方医生说,大多数患者没有太多疼痛,但会感觉到脚踝不稳定,比如在运动中或走在不平的地面上会感觉脚发软。慢性踝关节不稳其中一个明显的症状是走路时后足会向内翻,鞋跟的外侧会比较快磨损。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在一般情况下,物理治疗四到六个月就足够。但如果脚踝反复扭伤很严重,或复健无效就可以考虑做手术。方医生分享国大医院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3年间,296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开刀后,功能恢复了85%至90%。
物理治疗师何仁燕指出,年轻人因为好动、运动量大且激烈,受伤机会较高,尤其是篮球、足球、舞蹈等蹦跳运动。
多做脚踝强化运动可防止扭伤

何仁燕教导若不幸扭伤可使用“POLICE”急救法。
- Protection 保护:保护脚踝,戴上护踝
- Optimal Loading 适当负重:若觉得脚踝不能支撑,可以先用拐杖帮助走动
- Ice 冰敷:每两小时约20分钟,帮助消肿
- Compression 加压:用绷带加压包扎
- Elevation 抬高:躺着或坐着时抬高脚踝
在家简单运动就可以防止扭伤

何仁燕也示范了三个在家就能做的脚踝强化运动:
一、站在楼梯上做脚跟起伏,一边做十次,一共做三组
二、单腿站立保持20秒,左右脚交换重复五次
三、进阶版则可以在软垫上做平衡训练,想象自己在时钟中间,一只脚踩在软垫上固定平衡,另一只脚就往12点、3点和6点的方向轻点脚尖
不过方医生提醒:“如果做运动时感到疼痛,不应该硬逼自己继续,应该减少运动量,因为这是要复健的,不是要让疼痛更加剧。”
许多人以为长期戴护踝可以保护脚踝,但这是错误观念。方医生和何仁燕都强调,护踝只应该在运动或康复期间使用,长期依赖会让肌肉萎缩。
拉伸运动缓解关节炎疼痛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自然磨损,关节炎成为年长者的常见问题。邱德拔医院骨科顾问医生沈𬀩平指出,60岁以上人士常见关节炎、脊椎退化、骨质疏松等问题。过度肥胖和抽烟的病人,比较早期的退化也可能发生。
“很多人误以为关节退化、疼痛就应该少活动、少运动。但这是错误观念。因为当我们不活动,肌肉也会慢慢萎缩。” 沈医生强调,适当运动能保持关节、脊椎的灵活度和肌肉力量,让关节有稳定性来减低疼痛。
邱德拔医院高级物理治疗师刘淑娥示范了适合年长者的拉伸运动,包括小腿拉伸、肩膀关节拉伸和三头肌拉伸。每个动作停30秒、重复三次,一整套每天做一次就可以缓解关节僵硬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