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M痘疫情不断升温。世界卫生组织于是在上个星期,宣布将原本称为猴痘的M痘,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是世卫第二次就M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上一次是在两年前。
短短的一天后,瑞典就通报了非洲大陆以外首起,症状较重的中非株新变种M痘。世卫警告,欧洲近期将可能出现更多由境外输入的病例。
事实上,我国之前也出现M痘病例,根据卫生部数据,截至8月10日,本地今年累计12起M痘病例,但这些都是属于病情较轻微的西非株病毒。
斐瑞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卢家燊表示,按照2022年猴痘的传播情况来看,M痘病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因此他认为M痘病情不会像冠病一样在多个国家有爆发性传播的情况,传染性也不会那么高。另外,他相信各国在经历冠病疫情之后,有了一定的防疫经验,因此有信心M痘病情会受到一定的控制。
谈到中非毒株和西非毒株在传染性、症状和致死率等方面的差别,卢医生表示,两者最显著的不同就是致死率。在2022年传播开来的主要是西非毒株,它的死亡率是0.2%,也就是说1000人当中,有两个人会死亡。
中非毒株则有两种,有原有的毒株(Clade I)和新变种毒株(Clade Ib)。原有中非株猴痘的死亡率可达到3.5%-4%,新变种中非株的死亡率目前是0.7%-0.8%的范围,比西非毒株的致命率来的高。
在症状方面,中非和西非毒株两个分支只有细微的差别,开始发病时都会出现发烧、身体不适,几天后水泡和红疹也会陆续呈现。两年前传播开来的西非毒株病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染的,因此红疹和痘痘一般会出现在性器官和腹股沟等部位。不过,目前正在传播的中非毒株不单是通过性交传播,因此红疹和痘痘可能会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
有专家表示,M痘病毒在短距离内,是可以通过气溶胶、呼吸道飞沫传播。但也有专家认为,如果病毒可以轻易传播,全球累计病例,不会只有目前的规模。针对这样的分歧,卢医生认为,M痘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通过长期触摸和近距离接触传染,至于是否会通过唾液传播,他认为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如果要通过唾液传播,必须要很近距离,而且接触的时间也必须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