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甘榜岁月:粒粒皆辛苦

根据人口白皮书,到了2030年三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将从事白领工作。但时光倒退两个世纪,当时的人们又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呢?

一项甘榜项目联合的主要研究者,新加坡社科大学中文系讲师武琦博士表示,当年的工作都和基本生活需要有关,主要的生计包括农业、军港相关、杂货铺等生意及交通运输行业。

来自福建安溪的傅伯偆就是碧山亭口店屋一间杂货店的老板。当年多数居民生活贫苦,常有赊账的情况。而傅伯偆的杂货铺从货源到交易,讲究的就是一个信字。

傅伯偆

父亲过世后,傅新春作为长兄辍学打工扛起家计。五十年代初,他决定投身自己感兴趣的货运行业。他用了2000多元,买下了一辆已转手多次破旧罗厘,开始了运送蔬菜的工作。

傅新春说:“早上一趟载菜,载来坡底巴刹批货给人家,再转来新加坡河那边来载饲料去万礼给那些养鸡养猪的。后来就有朋友,他载军部的工人、英军雇员,他问我要不要载,我是想好啊,载人也不用抬饲料,不用出大力,比较好赚。”

随着家中的六个弟弟逐渐长大考取驾照,能开车的人也越多,短短10年内从一辆罗厘发展为一家有八辆三吨卡车的车队并注册成为运输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是拥有2000部各类型运输车辆的大集团。

而唯一在本地提供新鲜羊奶的夏氏牧羊场,也是从甘榜年代开始就经营过多种不同的畜牧行业。

夏氏牧羊场第二代负责人夏诗杰说:“我爷爷是从老师变成开一个孵化场,从孵化场做起,兴趣培养过后又觉得好赚,所以去标一个农地在榜鹅。榜鹅那边又变成有养鸡、养鸭、养猪,所以那边就一直做,做到1980年代起,过后政府讲猪的粪会污染我们的环境,所以那时候又停了。那时候农良局提建议我们改行去养羊,从1988年开始就养羊到今天。”

夏氏从加冷、榜鹅再到林厝港巷、梁宙弯,历经三代人,80年间迁移了四个地点。

学者说,这些看上去淳朴的过往,实际上为新加坡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武琦博士说:“近几年提到甘榜都是会想到它的一个温馨的、怀旧的一面。但是当我们重新阅读甘榜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当时做了很多关于产业的铺垫,它和今天的整个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之间是有一定的延续性的,它做了相当多的基础工作。所以这个是以往大家经常忽略的。”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甘榜
  • 工作
  • kampong
  • jobs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