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4000万扩建的滨海湾游轮中心29日正式开幕,可接待旅客人数提升七成。
游轮爱好者王红桃分享说,朋友在10月20日,滨海湾游轮中心重新启用首日,刚好使用了新设施,但朋友反馈扩建后的游轮中心“硬件很好,软件却跟不上”,现场秩序混乱、动线不清。
旅游咨询顾问蔡永兴则认为,新设施运行初期出现混乱属常态:“几千人同时下船,人流量如此之大,再加上对新的地势不了解,因此可能在交通指引方面有一点出错,但让它常态化之后就会好一点,希望大家有点包容性。”
王红桃表示,如今人口老化,有更多乐龄乘客,游轮中心应考虑增设休息区,也可以借鉴国外,提供接驳巴士,连接游轮中心与市区或酒店。
游轮体验更胜飞机? “慢悠悠”成最大吸引力
王红桃每年至少搭乘一次游轮。她回忆最难忘的是跨越太平洋,从日本到美国的航线:“往北走,一路到北海道,看到一片震撼花海。陶醉在漫天樱花里,非常感动,到现在都还在回忆。”
她认为,游轮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慢悠悠、不赶行程,一上船就能完全放松。
旅游咨询顾问蔡永兴则认为,虽然搭游轮能在同一住宿地完成旅程,但他更想先去那些未曾踏足的地方探险。两人的观点各异,却都证明游轮旅游的多元吸引力。
王红桃建议,搭游轮要值回票价,玩得尽兴,就要对游轮上的活动抱有开放心态,多多参与活动并选择服务较好的配套。至于如何拿到优惠价格,她建议大家多留意旅游展的早鸟优惠,越早规划,就能拿到越好的价格。
探索开拓新航线 产品创新成关键
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在游轮中心开幕仪式上指出,旅游局将积极打造新景点,并与区域国家合作开拓新航线,提升新加坡作为区域游轮目的地的吸引力。
王红桃认为国外游轮因为景点多,可以有较多航线,反观新加坡航线就较少。除非在游轮上有更多娱乐设施或是开拓新航线,才更有吸引力。她期待未来本地能开拓去越南、日本、台湾的短程航线,而不只是有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点。
蔡永兴指新加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率先发展游轮业,具备“先发优势”,但要巩固枢纽地位,必须持续提升竞争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扩建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尤其是在和船东谈合作时是否能掌握优势。”
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回复本台询问时说,亚太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游轮市场之一。趁滨海湾游轮中心扩建的契机,公司将在明年底引入中大型游轮“海洋领航者号”,以新加坡为母港首度进驻亚洲。
硬件升级需软件配合 期待人性化服务
蔡永兴表示亚洲游轮市场宏观来看是处于增长势头,但新加坡能不能分一杯羹是个挑战,因为面临来自中国大连、青岛、香港,甚至其他地区的多方竞争。
他指出新加坡地小、成本高,要突围,就要在人本服务与体验创新上下功夫。尤其乐龄市场潜力大,他们有时间、有消费力,游轮行程不需奔波,正合适。
随着滨海湾游轮中心扩建启用,新加坡游轮业再次扬帆。未来若能兼顾硬件扩容与“软实力”提升,从旅客体验出发,新加坡或能在区域游轮版图中稳居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