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传家宝:用妈妈的食谱和厨具复刻童年味道

已经退休的王仁忠博士,做起娘惹小金杯来,娴熟自如。他说:“这个小金杯馅料的食谱是来自我母亲,和新加坡常见的味道不一样,通常切得很细、不煮过头,因为就是要让它又脆又干,这样当你放馅料之后就不会湿软。”

这些小金杯让王仁忠想起了童年,那时他的母亲总是在生日聚会上为大家做这道菜。除了食谱,王仁忠用来做小金杯的模具,也是他母亲曾经用过的,至今也有70多年的历史了。

王仁忠的母亲曾经用过的小金杯模具

他透露:“这是黄铜做的,可以被松开。这个小金杯模具是50年代初专门为我母亲做烹饪示范而定做的,当时的商店买不到这种模具,所以我父亲专门请五金店的人做这个模具。”

王仁忠出生在槟城一个土生华人家庭里,耳濡目染之下,他对娘惹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爱。他不但热衷收藏各类厨房用具,从大学退休之后,他还收集、整理父母和其他长辈传下来的食谱,并出版了关于娘惹饮食的书籍。

他说:“这些是我收集的一些食谱,这些是50年代到70年代的食谱。 我写关于娘惹食物的烹饪书籍,而且我也研究食谱,更多的是记录食谱,因为现在有这种新的融合食谱,而且变化很快,所以我想做的是记录我和我母亲时代的食谱。”

在研究家族食谱的时候,王仁忠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做法,由于过去缺乏度量用具,人们在记录食材的份量时,往往只能利用手头上的工具,记录的方式也五花八门。而他父亲食谱里所记录的香料计量方法,更是令他大开眼界。

他透露:“因为没有秤,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父亲的辣酱油食谱,因为没有秤,所以他算了所需要的胡椒、小茴香或茴香的数量,数字很大,从大概200粒算起。”

手写的纸质食谱很脆弱也很难保存,所以王仁忠不惜花时间,将他感兴趣的家族食谱一一扫描整理。他说:“我记录的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食物,而且我也煮这些食物,这些食物的味道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做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家族,世界上这个地方是这样煮的。越多人这么做的话越好,因为这是一种记录。”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传家宝
  • 娘惹
  • 食谱
  • nyonya
  • recipe
  •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