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追踪 | 提前规划身后事 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37岁的傅苇萌十年前因好朋友的骤逝,让他意识到提早规划身后事的必要性。

本地5月公布的一项临终规划调查显示,通过口头或书面交代身后事的受访者不到13%;超过半数受访者完全没有做临终规划。

为人生最后一段路做好准备,通常涉及四份关键文件:遗嘱、持久授权书、预先护理计划,以及公积金提名。

预先护理计划 不让家人做猜测

傅苇萌现年37岁。十年前,好友的离世让他一直想要提前做好临终安排。“他在我们27岁那年就过世了。至少他还有一些姐姐可以帮他做一些安排,可是他的父母其实那时候真的是很悲伤。”

身为独生子,傅苇萌意识到发生任何意外,所有决定都落到父母的身上。

“我觉得与其他们去猜想你要的是怎么样的一些安排,你就不如就把它记录下来,这样的话人家不用猜测,不用质疑你的决定。”

在社工朋友的鼓励下,苇萌办理了预先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这项计划让当事人在病重或无法说话时,根据本人意愿接受所需的医疗和护理方案:这包括是否接受鼻胃管灌食、在哪些情况下放弃心肺复苏术等。

预先护理计划近年来的增长幅度,较2011年推出后首十年的总数增加了两倍以上。截至9月,本地已有超过8万7000人完成预先护理计划。护联局6月份推出的myACP线上平台,让21岁以上的国人可上网办理文件。

提前规划身后事   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48岁的钟玲玲是一名生命规划师,已经为自己做好临终安排。“十年前我就开始做我的遗嘱。然后就做我的公积金提名。”

玲玲之所以未雨绸缪,是因为母亲突然去世,让她措手不及,甚至倍感遗憾。“当礼仪师问到我妈妈喜欢什么衣服的时候、要什么照片的时候,我没有办法讲出来。”

如今,我国步入超老龄化社会,提前为人生的最后一程做好准备,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安排,更是对自己与家人最深的体贴。

17/10/2025 播出

相关标签
  • Frontline
  • 前线追踪
  • 遗嘱
  • 持久授权书
  • Lasting Power of Attorney
  • 预先护理计划
  • Advance Care Planning
  • myACP
  • 前线追踪

    反映民声民情,揭开事件真相,到社会各个角落,聆听您的想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