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脚踏车道旁的行人专用道,条例正式生效。要怎么辨认?脚踏车道已经粉刷成红色,而并排相连的行人专用道粉刷成灰色,还漆上“Pedestrians Only”的字样和行人标志。
各种步道,怎么用才不出错?
目前,我国全岛的骑行步道主要有三种:灰色的人行道、漆有红色虚线的共享道和红色的骑行道。在人行道上,骑行的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在共享道和骑行道上,时速可高达25公里。

条例生效后,脚踏车道旁的行人专用道禁止脚踏车和非电动个人代步工具使用。符合时速限制的行动辅助工具则能在两个道路上使用。另外,行人走上骑行道并不违规,但当局基于安全考量鼓励行人使用行人专用道。
时而分道 时而同道 造成混乱
送餐员李明凯认为骑行道种类多,让他在繁忙时段送餐时有挑战。
“有时候骑到某个部分,是没有分行人专用道和骑行道的,有时突然就有一个行人专用道和骑行道出现,有些人就很惊讶,就不懂要去哪里,就会阻塞在一个地方。”
李明凯也认为,共享步道最适合新加坡,“我们的地方很小啊,我们应该要有共识,一起共用一个步道。”
切勿“霸道” 学会互相体谅
陆路交通管理局发言人说,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当局会继续设立行人专用道和骑行道,让行人和骑士都有专属道路。在无法这么做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家互相礼让。
活跃通勤咨询小组成员林树发就提醒,骑脚踏车遇到人多的时候,应该放慢速度,不要执着于要别人让路。路人并排而行也要留意是否会挡到其他使用者。
“其实很多的争执,很多的碰撞、问题之类的,它并不出于设施的问题,而是在人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