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想进军餐饮业,有的选择以低成本、小规模的方式起步,能灵活经营也能试探市场。最终如果想闯出一片天,过来人会说:要能吃苦!
本地人气台湾小吃餐馆“呷三碗”有三道必点的招牌菜,分别是卤肉饭、鸡肉饭和蚵仔大肠面线。从九年前的一个夜市小摊位,到如今八间店面,他们怎么办到?
“呷三碗”创办人林培堂当年想把台湾小吃引进新加坡,于是到夜市试水温,“从一个比较简单的摊位开始,顺便试看新加坡人的口味和反应。一年之内我们去了四到五个夜市地点。有客人反映说,我们的食物如果有座位可以坐下来吃的话,会比较理想。所以我们趁这个机会,转移到小贩中心。”
夜市摆摊大约一年后,他们2016年在港湾地铁站附近的声音路熟食中心开设摊位。三年后,在哥罗福巷开了第一家店面。
台湾古早味吸引年轻食客
传统台湾风味是餐馆的特色,菜色并未有太多的融合风创新,而是以传统台湾料理吸引年轻一代的食客。然而,配合本地食客调整口味在所难免。
林培堂说:“我觉得主要是新加坡人和台湾人的口味还是有偏差,所以我们尽量调整到适合新加坡人的口味,又不失去台湾的正宗味道。”
店内装潢融入了台湾文化元素,老街、戏院、柑仔店(杂货店)、夜市摊车等元素带出台湾古早味,“让台湾人来吃的时候会有共鸣,也让本地人看到早期的台湾景色。”
发展餐饮业 吃苦听劝是配方
从流动小贩起家,进而入驻商场,林培堂坦言,食客一开始确实会对“呷三碗”这个新品牌带有怀疑眼光,像是质疑他们的食物口味是否好吃或正宗。
但他认为,像在夜市摆摊这样的流动小贩模式有其优势,“它可以让不同地区的顾客尝试到你的美食,曝光率比较高。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他说,年轻人如果想往这方面发展,首先要对自己的食谱有信心,而且餐饮业时间比较长,“所以你要能吃得了苦,要很愿意听大家的建议。”